好于预期,高于全国,领先东部,这是今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前5个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的5.6%;进出口总额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国的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9.3%,民生八项支出合计占财政支出的73.5%。
面对当前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面对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浙江经济为何表现抢眼?
创业创新汇聚动力
动能转换显威发力
创业创新,早已成为浙江发展的基因,汇聚起澎湃发展的动力。
以杭州为例,每千人中小企业拥有数量已超过50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双创空间达到484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万多家,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均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浙江用于创业创新的投入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新设企业19.7万家,同比增长3.2%;新设个体工商户42.9万户,增长38.4%。至5月末,在册市场主体688.8万个,增长10.8%,其中,企业237万家,增长12.9%。
在创业创新持续活跃的同时,浙江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改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开始持续发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幅尤为明显,前5个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1.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确保了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持续增强。
在动能转换过程中,浙江的需求结构日益趋好。不仅重点领域投资高位增长,投资增长的动能也在平稳转换。
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方腾高告诉记者,前5个月,全省项目投资增长9.2%,拉动投资增长5个百分点,项目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自2018年以来首次超过房地产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
强化服务优化环境
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
“如果没有市政府的帮助,我们的企业早就关门了。”浙江荣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军辉告诉记者,荣顺公司生产的“走步机”,因为“新产品”遇上了“老标准”,被责令停止生产及销售。多亏政府部门的努力,该产品重新获得上市许可,企业也成为新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
据了解,荣顺科技公司所在的金华市有同类企业20多家,政府部门在关键时刻的帮扶,保住了一个产值可超15亿元的新兴产业。而这在浙江省今年以来深入开展的“三服务”活动中并非个案。
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三服务”,始于今年元旦,浙江全省、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无一例外全部参加,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省委书记车俊认为,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全省上下要把“三服务”活动在认识上提高站位,行动上开展得更细更精准,努力推动实现稳中求进。要奔着问题去,哪里问题多就到哪里去;要坚持效果导向,服务真落地、问题真解决;不为办不好找理由,多为办得好想办法,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杭州,新设企业全环节同城通办近日已成现实。江干区作为杭州企业登记“同城通办”的改革试点,与省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实现数据互通,成功和杭州所有区县实现营业执照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已发放“同城通办”营业执照13张;在金华,市、县两级设立“服务超市”,“上架”专业服务团和服务承诺事项,形成“基层和企业点单、配送服务、售后跟踪回访”的工作体制。
目前市、县两级涉企部门共组建专业助企服务团65个、综合服务团300多个;在台州三门县,当地建立了企业帮扶“白名单”,组建降税减负、人才服务、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金融服务四大专班,靶向施策、精准破难,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绍兴新昌县,“企业管家”式服务不断完善,为企业和项目提供项目准入、申报审批、建设落地、投产运营等全流程服务,全方位对接企业政策、资本、市场、人才、技术等需求。
“三服务”的有效落实激发了民营企业创业热情。1月至5月,浙江民间投资增长10.5%,占投资总额的64.6%。
精准施策有的放矢
体制机制释放优势
体制机制创新历来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对于中央的“六稳”部署,浙江结合实际,把重点放在“风险具体化、工作制度化”上,推出了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
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浙江把应对困难风险挑战作为第一工作取向,抓住企业这个主体,把经济领域风险具体化,形成了“四张清单”和“一套保障机制”,即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纾解清单、困难企业帮扶清单和重点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管控清单等“四张清单”和包含一张政策清单、一个信息平台、一个政企互动共治机制、一套奖惩办法、一个电子督查系统等的“一套保障机制”。
经过多年简政清费改革,浙江在创新企业减负降本的体制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率先固化了一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规范企业税费负担机制。
支持企业发债融资。浙江率先试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动民营企业债券应发尽发。去年10月以来,全省有18家民企共发行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项目31个,支持民企发债142亿元,到期的民企债券除两家外,均如期兑付。
疏通融资堵点,省委书记牵头开展“融资畅通工程”。截至4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余额、增量、户数均保持全国首位。目前,浙江各大银行的市县两级分支行审批权均已下放,3000万元以下的贷款审批权下放至二级分行及一级支行。
浙江省委、省政府还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取消投资总量考核,强化项目投资引领支撑作用。浙江实施了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高新技术产业、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四大工程包,全面推动省市县长项目谋划落地;在数字经济等五个重点领域,谋划实施50个引领性项目、1000个投资工程、5000亿元年度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为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作为外贸大省,浙江还建立了“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近3万家企业上线。同时,深耕欧洲市场,拓展“朋友圈”,为浙江外贸稳健发展提供了支撑。
上一篇: 统计局:6月下旬全国二级焦价格下跌103.4元/吨
下一篇: 若达成协议 美加征关税必须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