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17年历史的上海电气(601727.SH)走在科创前沿。
上海电气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排名第一的装备制造集团,新中国第一台6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世界上第一台12000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等等,都出自上海电气。在其履历表上,公司创造了中国与世界众多第一。公司的核电常规岛技术涵盖了华龙一号等全球知名核电装备。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海电气一直践行产业创新升级。截至目前,公司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已经或正在进行从统能源装备向清洁能源装备、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为了全力支持不懈技术创新,上海电气在研发投入方面颇为舍得。去年,公司研发支出达37.20亿元,居电气设备行业之首,约为宁德时代(71.080,0.00,0.00%)、国电南瑞(19.000,0.00,0.00%)等公司的两倍。其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约为公司员工总数的10%。
近年来,上海电气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16年至2018年,其营业收入有所波动,但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0%,去年净利润达到30.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气的财务状况较为稳健。截至去年底,公司长短期债务为345.71亿元,而货币资金为424.76亿元,货币资金足够覆盖债务。同期,公司预付账款118.67亿元,预收账款(含合同负债)为369.13亿元,客户存款为44.32亿元,可以想见,公司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
研发人员超3000人
上海电气坚持技术引领,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成效不菲。
多年来,上海电气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少。
根据年报,2010年开始,上海电气每年的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2015年至2018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4.64亿元、26.84亿元、30.04亿元、37.20亿元。2010年至2018年的9年间,公司累计研发支出为216.77亿元,年均研发支出24.09亿元。
具体到去年,公司研发支出37.20亿元,在A股电气设备行业中高居榜首。同业公司中,宁德时代19.91亿元、国电南瑞19.01亿元、东方 电气(10.770,0.00,0.00%)16.89亿元、特变电工(7.120,0.00,0.00%)16.30亿元,均大幅低于上海电气在研发方面的支出。
去年,上海电气的研发支出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68%。当年,公司研发人员达308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9.98%。
根据年报披露,上海电气在核电设备领域具有强大优势,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受行业尊敬的具备核岛集成供货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和核安全文化示范基地,公司坚持“改进过去、攻关当下、研发未来”战略。作为核电常规岛设备高端制造基地,公司核电常规岛技术涵盖 AP1000、CAP1400、华龙一号等,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辅助设备、核电大锻件等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且在核岛主设备的市场份额领先。
上海电气表示,经过近40年努力,目前,公司在核电设备生产制造领域已具备二代、二代加、三代堆型的成套供货能力,以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为代表的核岛主设备市场优势显著。
去年,公司先后完成了 “华龙一号”全球首台福清5号和海外首台卡拉奇2号的堆内构件交付工作。公司还成功开发制造出当今世界上排汽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 1905mm低压缸末级长叶片,代表核电汽轮机设计制造的最高水平。
在风电领域,上海电气实现了从风机设备制造商向全生命周期(涵盖“风资源-风电机组风电场-电网-环境”)风电服务商转变,相继在北京、浙江杭州、 广东汕头、丹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去年,公司在福建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基地正式投运,该基地是当前亚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海上风电生产基地,标志着公司具备6至10MW大型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生产能力。
此外,在绿色煤电、燃气轮机等高效清洁能源技术、电梯等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上海电气相关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应收账款票据锐减137亿
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上海电气的经营业绩也有不错表现。
去年,上海电气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11.58亿元,较上年增加216.14亿元,增幅为27.17%。对应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7亿元,同比增长13.42%。
实际上,近几年,上海电气的净利润一直在稳步增长。2016年、2017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85.07亿元、795.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9%、—10.13%,对应的净利润为23.97亿元、26.60亿元,同比增幅为11.87%、10.96%。
今年一季度延续了两位数增长速度。其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05.14亿元、净利润7.6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37%、15.95%。
上海电气的财务较为健康。截至去年底,流动资产1517.28亿元,流动负债1196.23亿元,流动资产基本上能覆盖流动负债。而在流动负债中,如果扣除预收货款及劳务费369.13亿元,则流动负债仅占当期流动资产的54.51%。
截至去年底,公司应收账款188.41亿元、应收票据54.85亿元,合计为243.26亿元,相较上年末的380.12亿元锐减了136.86亿元。去年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此影响,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含信用减值损失)也大幅减少。去年,资产减值损失为18.15亿元,相较2017年的28.93亿元减少了10.78亿元,降幅为37.26%。2015年、2016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也都超过20亿元。
此外,公司存货也有所减少,去年末为239亿元,较2017年末的261.85亿元减少22.85亿元。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存货的减少直接导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货币资金的增加。去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负转正,由上年的—75.25亿元变为9.49亿元,增加84.74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为424.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52亿元。
从债务结构看,截至去年末,公司短期借款85.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6.47亿元、长期借款95.89亿元、应付债券127.49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45.71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22.33亿元、长期债务为223.38亿元,长短期债务的比例为1.83:1。这一比例表明,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对比去年末424.76亿元货币资金,公司根本不存在偿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