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到70%,是关乎地球"生死攸关"的大事!
最近听到一首打油诗:
“早上出门下午回,乡音未改人已黑;
父母相见不相识,笑问二黑你找谁?”
相信近期每个人都饱受受高温、热浪之苦。我们以打油诗调侃,然而,科学家却用科学数据告诉我们:
全球气温上升实现在2030年至2052年间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以内,这一目标是否能实现,将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和许多人来说"生死攸关"的大事。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
水电、太阳能、风电的发电量的占比从20%提高到70%;
煤电的比重由40%下降到10%。
截止2018年底,我国电力装机中,水电、太阳能、风电的装机占比为37%,火电占比为60%;
2018年当年的发电量中,水电、太阳能、风电占比为27%,火电占比为68%。
我国的电力装机、供应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截止2018年底,中国电力装机结构
图:2018年中国电力供应结构
2018年10月8日,在韩国仁川举行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8次全体会议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6号通过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这份报告长达728页,由来自40个国家的91名作者完成,引用超过6000份科研资料。
2015年12月达成的《巴黎协定》中设定了双重目标: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工业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同时"尽力"不超过1.5摄氏度。委员会的这份新报告指出,由于现如今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水平升高了1摄氏度,因此,按照"1.5摄氏度的控温目标",本世纪内,人类活动所致温度上升不能超过0.5摄氏度。否则,"人类和其他生物将面对一个更难生存的地球"。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解释说,1.5摄氏度和2摄氏度有很大区别。"如果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其中一个主要的好处就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数将减少4.2亿人。
如果能将气温升高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会比"升温2摄氏度"更好地避免一系列生态环境损害。比如说——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经常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人口将减少大约4.2亿,遭遇异常高温天气的人口将减少6400万;由高温、雾霾和传染病所导致的患病和死亡人数将下降;海平面将少上升0.1米,北冰洋海冰消融会更少;失去栖息地的脊椎动物和植物数量将减少一半;全球大部分珊瑚礁也可以得以幸存、避免灭绝。
报告认为,要实现全球气温升高1.5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全球各国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应"迅速而广泛"地改变,水力、太阳能及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需要剧增,由20%增至70%;同时,煤电比重由40%降至10%以下。包括甲烷在内的其他温室气体必须大幅减排。人为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到2030年要比2010年时减少45%,到2050年要降至"零排放"水平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消除量对等。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宣布彻底关闭煤电发电厂的时间表:
西班牙电力集团计划到2020年完全关闭燃煤电厂;
法国计划到2021年关闭所有燃煤电厂;
英国决定在2025年前关闭所有煤电设施;
荷兰将从2030年起禁止使用煤炭发电。
芬兰打算到2030年全面禁煤;
德国宣布将最迟于2038年彻底放弃煤电;
日本伊藤忠商事(ITOCHU)2019年2月14日发表声明,承诺将不再参与任何新燃煤发电和煤矿项目的开发,同时对公司现有煤炭资产进行严格评估并逐渐退出。
下一篇: 国内油价调整或迎年内第二次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