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是氢能,氢气使用过程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被看做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或成为能源使用的终极形式。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利好政策相继推出,氢能产业得到政策的支撑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中企业主要分布在燃料电池及零部件、应用等环节,而在氢能储运及加氢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未来,氢能的储运将更为完善,到2050年全国加氢站将达到1万座以上。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此背景下,氢气产量持续增长。据预测,2019年我国氢气产量将近2000万吨,到2020年将超2000万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氢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氢能应用行业的工业产值预计将在2022年突破5000亿元。其中,2019年氢能应用行业工业产值或将接近4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氢能应用行业销售产值同样呈现增长趋势。据预测,2019-2023年我国氢能应用行业销售产值逐年增长,2019年将超3500亿元,到2023年将近5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成都市氢能产业布局情况
为了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抢占先机,全国多个省市纷纷出台发展规划。日前,成都市印发《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据统计,目前成都已聚集氢能产业链企业及院所50余户,覆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检测,燃料电池及整车(机)研发制造等主要环节。其中,上市公司7户,规上企业21户,2018年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亿元。未来,成都以燃料电池汽车、动车、有轨电车、无人机等为牵引,大力发展氢能、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有序发展氢源供给设备,带动氢能产业成链发展、集群发展。
从产业布局来看,成都将贯彻“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发展战略,在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郫都区、新津县、新都区、高新区(西区)、彭州市、双流区、金堂县、邛崃市九个区域规划打造氢能产业功能区(包含五个专业制造产业园、一个氢能产业新城、一个绿色氢都),形成“五园一城一都”的氢能全产业链空间布局新格局。
来源:《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
具体来看:
(一)五园(氢能产业专业制造园区)
依托区(市)县氢能产业既有基础,打造氢车、氢轨、氢机、氢堆、氢源五个专业制造产业园。
1.氢车产业园:依托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重点发展燃料电池轿车、SUV/MPV、客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整车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依托郫都区、新津县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客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2.氢轨产业园:依托新都区、新津县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机车及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与制造。
3.氢机产业园:依托双流区、金堂县(淮州新城)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无人机、储能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4.氢堆产业园:依托高新区(西区)、郫都区2个区域,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催化剂,以及氢气制备、储运、加注设备研发与制造。
5.氢源产业园:依托彭州市(石化基地)重点发展热化学制氢、工业副产提纯制氢、水电解制氢;根据实际需要,可在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郫都区、金堂县(成阿工业园)、邛崃市(成甘工业园)等区域开展水电解制氢。
(二)一城(氢能产业新城)
依托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打造“两基地、一高地、一中心”,建设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氢能产业新城。
1.制造基地:按照上述氢车产业园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打造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2.总部基地:落户企业总部,完善人才公寓、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贸易博览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与服务,打造氢能产业总部基地。
3.创新高地:引进培育国际一流的氢能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4.示范中心:推进加氢站示范建设,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轿车等整车产品示范运营,打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中心。
(三)一都(绿色氢都)
依托郫都区,打造集研发、制造与示范应用于一体的“绿色氢都”。
1.研发制造:按照上述氢车产业园、氢堆产业园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燃料电池公交车、环卫车、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以及氢气制备、储运、加注设备研发与制造。
2.示范应用:重点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等整车产品示范应用,探索氢能在储能、医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加氢站及氢能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氢能多元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应用标杆城市。
随着《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出台,成都氢能产业将迎来发展新局面。据《发展规划》提到,到2023年成都市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培育从事氢能相关业务企业100户,其中百亿以上企业1—2户、50亿以上企业2—3户,初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氢能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及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上一篇: 苏伊士运河对全球能源安全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