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加快放开销售价格,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已成为多方共识。”8月30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付少华在北京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定价趋势不可逆转,采用交易中心价格定价的比例将逐步提升。
第七届亚洲天然气论坛于8月30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亚洲天然气产业发展新动能”,就全球能源转型、产业环境变革、市场形势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培育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展开讨论。付少华受邀出席并做《中国天然气市场化交易探索》主旨演讲。
作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天然气新增长极,亚洲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中国,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天然气产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进入新阶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作为天然气市场化产物和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支撑,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推动油气市场化定价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付少华表示,凭借政策优势、股东优势和区位优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积极助推油气市场化改革、承接改革政策落地,推动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的价格正逐渐成为定价参考,价格指数逐步形成,发现价格的功能日益凸显。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不仅提供天然气挂牌、竞价、招标、团购交易,还开创性地推出LNG保供船货预售、进口LNG窗口期、串换、南气北上、储气库容等创新业务,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冬季保供和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2018年完成天然气交易量604亿立方米(双边),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1%。2019年上半年天然气双边交易量突破2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推动下,2018年,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石油、中海油及下游企业一道共同设计了采暖季的南气北上串换交易方案。
付少华介绍,“南气北上”业务从2018年11月1日开始交易至11月12日结束,共成交天然气14.2亿立方米(双边),有28家下游企业参与。借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中石油利用自身管道将中海油南方的LNG输送到北方用户手中,为冬季保供提供了新渠道。
在储气库建设方面,我国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储气库工作气量仅占整个天然气消费量不到5%。储气库建设资源比较稀缺,长三角和东南沿海作为天然气主要消费区域,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建库资源非常有限,储气库经营主体比较单一,难以体现经济效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与港华燃气围绕储气库开展交易产品研究,探索推动储气库产品市场化交易。
付少华表示,通过储气库气体交易和库容交易两种模式的灵活组合,能有效提高天然气贸易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储气库利用效率,发挥储气库经济价值,破解国内储气困局,提高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也是落实国家天然气基础设施对第三方公平开放政策的具体举措。
在LNG接收站基础设施开放领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共同探索,在国内创新性地推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业务,探索和推动LNG接收站共享共用。进入2019年以来,中海油通过交易中心对LNG接收站实行更大规模、更新形式的开放,推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系列产品,长期、中短期、短期创新性组合,中短期中“2+2”、“3+3”、“4+5”等多类型产品向市场全面推广,大大丰富了产品种类,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给更多下游企业参与国际资源采购提供了机会。
据悉,由国家能源局委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自主开发的国家油气管网独立运行支撑平台——油气管网信息采集报送和公开系统即将投入运行。
亚洲天然气论坛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央企联合亚太地区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发起组织,旨在形成亚太地区天然气产业联盟,对产业发展重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凝聚行业共识,探寻发展机遇,共商应对策略激发发展活力。第七届亚洲天然气论坛由中国石化主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永生、国家能源油气司副巡视员杨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方正、中国海油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波致辞,国际燃气联盟副主席李雅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伍德麦肯兹亚太区能源行业副主席加文·汤普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等专家和代表发言。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直接指导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成立,2015年7月1日试运行,2016年11月26日正式运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东单位组成:新华社、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申能集团、北京燃气、新奥能源、中国燃气、港华燃气、中国华能,注册资本金10亿元,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 《上海城市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发布
下一篇: 东非国家史上首船出口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