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这是中国首次发表核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
在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表示,中国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放射性物质实行全链条审评许可,对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运行、退役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执法,并开展全覆盖全天候的辐射环境监测。
刘华称,中国核电厂的安全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近五年,核电国际运行者协会WANO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核电厂运行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值。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容量487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另有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
刘华称,这些设施的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特别是核电厂指标,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
INES分级表将核事件按照轻重程度分为七个级别:一级至三级称为“事件”,四级至四级称为“事故”。其中,一级指的是异常,二级为一般事件。
在发布会上,刘华还透露,中法乏燃料后处理合作项目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有关商务谈判基本接近尾声。除商务谈判外,同时推进的还有两国在安全标准方面的统一,以及在核安全监管方面加强合作。
整个核燃料循环体系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包含了天然铀的开采、铀的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环节;后端主要涉及乏燃料的储存和处理等。
反应堆使用过的燃料卸出后被称为乏燃料。通过化学工艺,乏燃料中的铀和钚还可被再次提取以制造新的燃料元件。中国实行的是乏燃料闭式循环,即乏燃料需要经过后处理,为此,中国将与法国合作建设乏燃料处理厂。
2014年,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核工业集团与阿海珐集团签署关于后处理再循环长期合作谅解备忘录。该项目建成后,中国将具备年800吨乏燃料后处理能力。
对于放射性废物安全的问题,刘华还表示,不论在中低放废物还是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中国都做了规划战略安排,目前已建立两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且在安全运行。
下一阶段,中国将在发展核电的省份陆续建造约五个中低放处置厂。
刘华称,对于高放废物处置,中国正在进行地下处置厂试验室的立项和研究开发,这一立项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的进展阶段。对于高放废物的处置,将把放射性活度很高的那部分放射性废物,安置在远离人类生物圈的地方,安全、长期地处置起来。
上一篇: 我国上半年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超1900亿
下一篇: 中国NCA体系锂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