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国电永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电永寿煤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55%股权及7.99亿元债权,作价1元。
挂牌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国电永寿煤业总资产为6.07亿元,负债8.87亿元,营业收入0元。换言之,此时的国电永寿煤业已资不抵债。
事实上,上述转让已是该企业的二度“自救”。2018年12月,国电永寿煤业首次以7.99亿元挂牌转让,最终无人问津。
“煤炭企业应该趁目前行业效益还不错的时候转让负债资产,否则很难再有更好的时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如是解读。
负债煤企加快出清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电永寿煤业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册资本4000万元,拥有两大股东。其中,控股股东国电陕西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电陕西电力”)占比55%,陕西正道投资有限公司占比45%,前者是国资委直属央企国家能源集团94家子公司之一。
根据挂牌信息,因涉及永寿县翠屏山自然保护区(市级),国电永寿煤业旗下100%控股的碾子沟煤矿已全面停止工程建设及勘查活动,采矿权证有效期已于2017年9月18日过期。与此同时,根据评估单位提供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采矿权价款缴款通知书”,碾子沟煤矿采矿权仍有4000万元未缴纳。原本建设年限长达46年的碾子沟煤矿,在使用27年后便早早收场。
年产30万吨的碾子沟煤矿遭到“抛售”,仅是新一轮煤炭行业去产能大潮中的一隅。就在国电永寿煤业转让信息发布的数日后,国电贵州煤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电贵州煤业”)、 内蒙古兰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内蒙古兰太煤实业”)相继发布转让信息。
成立于2011年8月的双龙兴旺煤业,最新财务信息十分“难看”。挂牌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双龙兴旺煤业总资产为2.48亿元,负债5.84亿,营收亏损达255.57万元。
与此同时,根据8月13日内蒙古兰太煤业发布的51%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内蒙古兰太煤业总资产为8040.35万元,负债5671.89万元,营业利润亦呈亏损态势。
不少僵尸、负债煤企加速出清的背后,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兼并重组的提速阶段。2018年,山西省、河南省分别对煤炭集团各专业化板块实施重组;辽宁省整合9家涉煤企业组建了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登陆A股市场;贵州省重组盘江煤电集团,水矿、六枝工矿划归整合,专业化重组事件接踵而至。
与此同时,煤企跨界融合消息不断。国家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晋煤集团等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陕煤集团重组江苏恒神股份布局碳纤维;山东能源注资30亿布局健康医疗等频频上演。
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到2020年年底,全国将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为摆脱亏损困境,不少煤炭行业或尝试改制重组。应看到,煤炭企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在今年3月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可喜的是,当前政策对于推动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的态度,正不断明确。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安排,2019年将继续推进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力争完成2000万吨产能整合任务。
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2019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亦明确提出,坚持上大压小、增优减劣,着力提升煤炭供给质量;积极稳妥推进煤电优化升级;加快重点领域“僵尸企业”出清等目标要求一一在列。
也应看到,煤企兼并重组提速的同时,煤价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下行通道。2019年,除焦煤外,其他煤种坑口价格同比、环比均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以8月为例,无论是沿海电厂还是全国重点电厂的库存超过或逼近历史高位;中转环节、沿江港口库存也创新高。在被动加库存阶段,煤价正在持续下行。
纵向横向整合提速
当前,主要煤炭生产国前5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在50%以上。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煤炭行业在后工业化阶段,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90年代是行业重要的并购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并购发生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主要特点是以石油、钢铁、电力公司为主的非煤企业退出煤炭行业;第二阶段为90年代后期,主要是煤炭集团之间的并购,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等目的。
中国煤炭行业当前发展阶段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非常类似,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并购存在一定体制障碍,一方面作为煤炭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对价格信号相对不敏感,退出市场的进度相对慢;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煤炭资源很难完全实现市场化方式转让,加之地方利益的保护,跨区域的重组存在现实障碍。
“从目前的现实选择来看,煤电联营和省份范围内的整合重组是国内相对可行的并购方式。”华金证券分析师杨立宏分析。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煤电联营。2017年8月28日,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成为煤电联营的重要标杆。
为了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煤电联营发展模式,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5个具有代表示范作用的煤电联营项目,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煤电联营重点推进项目。其中安徽省淮沪煤电田集电厂、淮浙煤电凤台电厂、中煤新集利辛板集电厂3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煤电联营示范项目。贵州、云南、宁夏等地方政府也出台煤电联营的推动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合同煤占比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煤电联营的可行性或将进一步增强。
除煤电的纵向一体化发展,区域内的横向整合,或成为不少煤企的选择。
当前,除了部分央企的跨区域重组,大部分横向整合仅限于省域范围。其中,陕西、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贵州等省份曾陆续进行了省内国有煤炭集团的重组。后期,整合潜力较大的重点区域或聚焦山西、陕西、贵州三个省份。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进入平稳期,煤炭集团与上市公司均面临成长性匮乏难题,存在存量资源整合的内在需求。2019年7月,潞安环能公告拟现金收购集团慈林山煤业,意味着山西煤炭国企资产注入的破冰。
陕西省也有较大的整合空间。在陕西,煤炭生产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2018年陕煤集团、神华集团分别占省内煤炭产量的24%和 20%,地方企业占比为56%,占比相对较高;蒙华铁路通车后,陕煤集团作为地方国企更容易获得运力配置,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销售,进一步扩大与地方煤矿的竞争差距,整合条件进一步优化。
贵州省盘江集团也有进一步整合省内资源的可能与空间。一方面,2018年贵州省内小煤矿占比达87%,在黑龙江省完成小煤矿的关停后,小煤矿数量众多的贵州省成为安全隐患最大的省份,未来拥有地方小煤矿存在较大的关停和整合空间;另一方面,贵州省国企战略重组持续,原省直属的贵州水矿、林东矿业集团、六枝工矿已全部划归盘江煤电集团,盘江煤电集团成为贵州省唯一省属国有煤炭平台,有望进一步整合省内资源。
“煤炭行业去产能过程中,还应警惕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处理好去产能后的后续问题。”林伯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