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虽然还没立冬,但很多地方已经入冬,嗖嗖的冷空气中,有人调侃“取暖靠抖”的南方民众,又到了考虑冬日生存法则的时候。
最近,部分南方城市集中供暖的话题上了热搜。但是,对于南方该怎么取暖的问题,网友又吵翻了……
告别湿冷“魔法攻击”!
南方部分地区实现集中供暖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记得“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在中学地理教材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划分了地理上的南北两方,还是一条“供暖线”,北方城市由政府统一建设集中供暖系统,南方则没有。
近年来,部分南方城市也开始在冬季进行集中供暖,武汉、合肥、长沙等城市的部分城区,在冬季已开始进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则正在规划建设供暖项目。
靠“一身正气”过冬的南方人民表示:冻得受不了!跪求供暖线南移!
有的城市集中供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位于南京市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兴建多个取水泵站和能源站,计划2020年初江北市民中心和服贸大厦等公共建筑正式集中供暖。未来几年,新区中心片区内的部分小区也将使用江水源热泵集中供暖。
整体来看,南方已实现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由于老城区铺设供热管道难度大、成本高,集中供暖以新建城区居多。南方地区的集中供暖规划大多停留在市级层面,少有省级政府作出集中供暖规划。
“供暖之争”持续已久
南方能否加入集体供暖小分队?
每到降温天气,“南方人抗冻”就会刷一波存在感,南方到底有多冷?
而对于南方是否要实现集中供暖,已经讨论了很久,“南北方供暖之争”其实已经演化为“集中与分散”的供暖模式之争。
早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在中国南方地区实现集中供暖,改变分散供暖的现实。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并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国家划定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川等。这些省份冬季室温远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时的室内温度。
而上述地区近年来都陆续启动供暖服务,规模和形式相较北方而言属于分散型,却让不少人过上了相对的“暖冬”,从网友反映来看,大家都纷纷用了不同的取暖方式。
虽然南方以分散采暖为主,但也有城市逐步探索“集中供热”。湖北武汉在2006年启动“冬暖夏凉”工程,通过铺设完善的城市热网,让数万户家庭受益;2010年颁布的《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住宅区、城镇,应当集中供热。”
江亿说,有人呼吁南方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上可能存在误区。一是觉得集中供暖是“福利”、有补贴,事实上,目前北方采暖多数也是个人自费;二是认为集中供暖方便、暖和。其实,冷热不均、环境问题都困扰着北方老百姓(71.340, 0.79, 1.12%)。更何况,南方的能源种类、气候和生活习惯与北方截然不同。
南方真的适合“集体供暖”吗?
近年来,不乏南方出现极端天气的新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南方供暖”渐渐达成共识,只是,南方真的适合集中供暖吗?
传统的集中供暖按面积收费,供热时间早晚、暖气温度高低甚至家中是否使用,都得按同样标准交费,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吐槽点”。
据报道,南方集中供暖的地方,多数采取根据面积计费的方式。在武汉市蓝晶绿洲小区,供暖费按建筑面积计费,单价为10元/平方米/月,按热量计费单价为0.4元/千瓦时。根据测算,一个家庭一个采暖季的供暖费用基本在4000元左右。
担心集中供暖造成空气污染,也成了部分网友反对南方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 加州山火肆虐之际,电池储能安装刻不容缓
下一篇: 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北京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