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与山东莱钢永锋国贸(下称“永锋国贸”)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签订了两笔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合同。
相关市场人士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贸易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上却缺少与庞大贸易规模相匹配的影响力。在钢铁市场上,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广基差贸易模式的呼声不绝于耳。随着淡水河谷等境外巨头加入铁矿石人民币计价贸易的行列,国际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销售有望成为行业趋势。
以中国铁矿石期价为参考
近日,巴西淡水河谷与国内钢铁企业签订了基差贸易合同。双方采用大商所铁矿石期货2005合约为价格基准,矿种设定为巴西混合粉(BRBF)。国内钢铁企业利用铁矿石期货市场对冲风险。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尝试利用中国铁矿石期货价格作为参考进行贸易定价,将成为国际铁矿石市场期现结合的经典案例。
永锋国贸总经理李超介绍,淡水河谷与永锋国贸的基差贸易模式是典型的卖方叫价模式,双方以“期货价格+基差”为结算价格,淡水河谷作为卖方在点价期内多次完成了点价。双方充分结合了淡水河谷现货销售价格以及永锋国贸的采购需求,确定在铁矿石期货2005合约点价,参考国内期现货价差等来定基差。具体来看,双方以Mysteel每日18时公布的山东港口BRBF价格与铁矿石期货2005合约收盘价差额的均值为基差。同时,合同约定的铁品位是62.5%,而实际交货铁品位为63.3%,提高了0.8个百分点。根据合同协定,按铁品位每升高1%、价格升水10元/吨计,最终价格是在期货价格加基差的基础上升水8元/吨。基差确定后的连续5个工作日内,卖方淡水河谷可以发起点价。点价后,买方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
在实际业务中,买方可以根据一个预期价格支付总货款,以完成现货交易。在卖方点价后,根据点价价格、事先确定的基差、铁品位升贴水等形成最终贸易价格,以此据实结算货款,多退少补。这样“先交货后点价”的操作模式可以在保障双方利益、对冲价格风险的前提下更灵活地开展业务。
在此次基差贸易之前,淡水河谷早在2015年就探索尝试在中国港口进行混矿生产,2017年开始在中国港口推出人民币现货销售。2018年淡水河谷人民币现货销售量达1800万吨。近期淡水河谷以期货价格为参考进行现货销售,是境外矿山继长协定价、普氏指数定价模式之后的一次全新定价模式。以往国际铁矿石贸易以普氏指数为定价依据、以美元为计价结算货币的局面有望改观。
实际上,境外矿山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采用人民币计价、用期货定价,淡水河谷并非个例。据了解,力拓和FMG今年也成立了中国贸易公司,在中国港口开展人民币计价的现货贸易,其价格参考港口现货和期货价格等。
基差贸易助力企业管理风险
当前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成为影响国内外产业链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来源。尤其是今年在境外矿难、飓风天气以及国内需求调整的多重影响下,铁矿石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为境内外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将传统贸易与衍生工具相结合,在全产业链深度整合基础上,探索开展期现融合、充分利用期货工具,不断创新和完善铁矿石贸易模式。
永锋国贸此前与国际矿山、贸易商多次开展基差贸易,在探索利用期货工具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在李超看来,相比于传统的长协、普氏指数定价等模式,基差贸易模式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定价周期更加灵活。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定价周期,不必像传统长协及指数定价模式一样,将周期限定于某一个时间段内。二是易于实现风险防控。期货市场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时的价格信号,让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动态管理交易和库存。无论双方采用何种点价方式,都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业务流程,大幅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增加定价的透明度。由大量的产业企业和投资者公开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更公允、更能反映供需格局,从而避免了指数定价小样本决定大市场的局限性。
相关市场人士介绍,下游钢厂通过基差贸易可以提早拿货、灵活定价,以锁定成本和利润。相比于绝对价格变化,基差波动幅度更小,开展基差贸易更便于钢企减少交易风险。
受益于基差贸易的不仅是下游钢厂。对于矿山而言,此次基差贸易中采用卖方矿山点价模式,矿山在不用进入期货市场交易的前提下,以人民币计价、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方式销售港口现货,在对冲风险的同时也更好地把握定价主动权。“基差贸易具有灵活性,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以人民币计价、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随着港口贸易和人民币计价方式的日益普及,基差贸易模式可以丰富现货贸易定价方式。”淡水河谷相关负责人说。
国信期货是淡水河谷开展基差贸易的服务提供方。国信期货总经理余晓东表示,基差模式灵活多样,点价方、交货期等均可协商选择,有利于双方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业务,实现合作共赢。“对上游矿山而言,从长远看,基差贸易有利于矿山锁定合理生产利润,拓展销售渠道。对下游钢厂而言,开展基差贸易可以提前锁定资源,优化库存管理和采购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境外矿山和国内企业推动的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以基差贸易为手段的铁矿石贸易量还较有限。但随着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模式的兴起,国际铁矿石贸易中美元和普氏指数的优势地位出现了松动。在相关市场人士看来,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模式已渐成趋势,符合上下游利益。
记者了解到,境外矿山推出铁矿石人民币计价结算、开展期货基差贸易,除对冲价格风险外,与其销售模式的改变紧密相关。国泰君安(港股02611)期货产业服务研究所研究员马亮对记者表示,对于境外矿山来说,以前销售铁矿石到中国市场的运输距离较远,时间周期较长,若采用人民币结算,期间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国际上更为通用的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但近年来,淡水河谷等境外矿山将混矿和销售前移至国内港口,很大程度上克服时间跨度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国内港口混矿后直接落地销售,采用人民币一口价的方式更为有效便捷,也有利于拓展和维护中国企业客户。
“将市场前置到中国港口,可以增加港口货物吞吐量,更贴近中国市场,定价方式也势必随行就市,更多参考中国的期现货价格和人民币结算方式。”本钢集团销售中心期货贸易部副部长孟纯告诉记者。
相关市场人士表示,推动境外矿山主动采取人民币计价销售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中国铁矿石期货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去年5月引入境外交易者、实现对外开放后,中国铁矿石期货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境外产业关注铁矿石期货价格,尝试利用期货价格来定价。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家境外客户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钢铁企业是铁矿石人民币定价的直接受益者。山西高义钢铁副总经理王超介绍,该公司与力拓达成人民币计价的17万吨铁矿石贸易,是以货物通关当天的港口现货人民币价格作为最终结算价格,采购数量由买方决定,随用随买,对钢铁企业具有很大便利,也减少了以美金定价带来的汇率风险。
“在推行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的过程,铁矿石期货将发挥价格标杆的作用,即参考铁矿石期货价格和交易双方商定的升贴水幅度来定价。”建信期货黑色研究主管翟贺攀说,如果铁矿石贸易各方能借鉴其他国际大宗商品普遍采用的基差定价模式,依托占全球铁矿石消费量一半以上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未来公开透明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有望取代普氏指数,成为主要的定价参考。
“随着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国际化的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在未来全球铁矿石贸易中将会成为重要的金融定价工具,而期货工具将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国投安信期货某高级分析师说。
人民币计价模式任重道远
虽然普氏指数仍是目前铁矿石定价主要依据,但公开透明的期货价格在铁矿石贸易中影响力逐步彰显。翟贺攀认为,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入中后期,钢铁需求增量递减,而废钢资源日益丰富,全球铁矿石市场正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迎合中国客户需要的人民币计价模式应运而生。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从事铁矿石出口的国外矿山、从事铁矿石进口的钢铁生产企业以及从事铁矿石国际贸易的港口,将不得不从原有以指数定价为主的模式逐步转换为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为基准的期货定价模式,未来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业务占比会逐渐增大。
尽管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模式代表未来铁矿石贸易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大范围推广仍有诸多阻力。在翟贺攀看来,中国分散的钢铁生产企业面对高集中度的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仍未形成购买合力,议价能力仍相对单薄,多数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原有定价模式,并且长期形成的交易习惯和交割模式在短时间内改变也有一定难度。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尚未成为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国外生产商和贸易商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某分析师同样提到,短期内由于全球铁矿石使用分散于国内外众多钢企,而铁矿石生产地高度集中于国外几大矿山,其话语权较强,仍习惯于美元结算方式,而以人民币计价铁矿石仍处在初步探索的实验期。“随着国内钢厂对铁矿石需求集中度的大幅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进以及全球铁矿石供需基本面弱化等因素,人民币计价结算或将成为铁矿石贸易的趋势。”
为了加速这一趋势、进一步推广基差贸易模式,大商所从2017年起推出基差贸易试点,至2018年底累计有13家煤焦钢企业参与8个铁矿石试点。2019年9月,大商所推出基差交易平台,为铁矿石等品种基差贸易提供业务平台。截至10月底,基差交易平台铁矿石报价91笔,成交23笔,成交量33.5万吨,鞍钢股份(港股00347)、中建材等大型企业均有参与,推广基差贸易的功能初显。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衍生品,铁矿石期货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强,通过期现结合等模式的推动下,在实施铁矿石人民币计价的过程中,也将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徐州金虹钢铁总经理王广瑞说。
上一篇: 河南省推动全省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现代煤化工为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