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核心,而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产业之间的联系都更加紧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繁荣发展,更需国内外、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协作,实现资源互补和互利共赢。
近日,以“携手·创新产业链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池中国网联合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9)”在天津隆重开幕。在“共享全球化资源平台”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就锂电池原材料资源、电池技术发展、电池回收以及供应链等行业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论坛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高级顾问刘斐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国内动力电池业发展中存在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资源回收利用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制定中长期资源发展规划、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标准、掌握并创新电池核心技术、加强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科学合理利用锂资源等建议。
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行业投资促进司司长伊曼·寿祖迪表示,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拥有镍资源最大储量的国家,同时还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他诚挚地邀请中国的投资者以及相关的专家能够到印度尼西亚进行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菲律宾镍矿协会名誉主席克莱伦斯·皮门特尔表示,菲律宾发展镍矿产业具备很多独特优势,除了有丰富的矿产镍矿资源,菲律宾政府也非常支持和鼓励。他表示,不论是发展镍矿资源的扶持政策还是财务政策,也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信心。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谭菁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动力电池中游企业会有更多机会,虽然从产业链话语权角度来看,主机厂更加强势,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每家主机厂至少需要3-4家核心供应商,所以现在是供小于求的情况。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工作组/行业研究部主任周波表示,目前统计全球电池产能大概接近350GWh,预计到2025年还将新增510GWh产能,总计达到860GWh,其中60%将位于中国;到2030年电池产能将猛增到2600GWh,这对于价值链的每一环节都是巨大机会。根据目前的投资水平,在未来十年内,整个价值链将需要4400亿美元的累计投资。
中共邛崃市委常委、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党工委书记陈华表示,邛崃将不断完善功能产业聚集,主要发展动力电池以及化合物产业,完善电池功能区产业发展路径图,加快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总监李智专表示,格林美构建了一个新的全生命价值链,其回收业务模式将电池、材料、整车连接成一个“绿色到绿色”生态闭环,打造了大型的钴、镍、钨金属回收基地,也成为中国核心锂电池的回收基地,格林美在产业链扮演了协同合作的关系。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宋韶灵作了关于“海外车企电动平台及供应链配套”的演讲,他表示,中国通过电池厂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全球的供应链中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电池行业资本市场风险会在2019-2020年凸显,整个产业将处于下行通道,但未来市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