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其中,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
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全国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约4%,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较2005年累计降低45.8%。
赵英民称,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并提前达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对于“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赵英民称,生态环境部初步考虑将在继续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加快碳市场建设等方面积极地谋划。
赵英民称,“十四五”期间,期望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是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目前,中国已陆续发布了24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和13项碳排放核算的国家标准。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3.1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
李高介绍称,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出台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办法、核查管理办法、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为碳市场运行奠定制度基础。
同时,生态环境部将抓紧推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配合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这是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基础性文件。
李高称,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技术指南》已经基本制定完成,下一步也将抓紧发布。
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将确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组织在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开户,做好在发电行业率先开展交易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下一篇: 蓬勃发展的氢能是大同起飞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