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国和冰岛地热培训项目揭牌仪式在京举行。国内地热行业41名骨干人才参加首期培训,来自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等专业机构的11位国际专家和16位国内专家为学员授课。该培训项目是中冰地热技术研发合作中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中冰双方探索培养地热领域专业人才、深化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冰岛前总统格林姆松和中国石化副总经理喻宝才共同为中冰地热培训项目揭牌。中冰地热培训项目由国家地热能中心与冰岛国家能源局、极地绿源公司共同主办,由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实施。培训项目以培育和输出专业高端地热人才为目标,立足中国、辐射东南亚,开展系统化、国际化地热专业培训,打造联合国大学地热学院中国分校,携手国内高等院校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助力中国及亚洲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首期培训班已于2019年11月11日开班。
中国获得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主办权,标志着中国地热产业走向世界,迎来了国际化发展黄金期。近10年来,我国中深层地热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地热能资源十分丰富,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320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能年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800万吨,干热岩型地热能基础资源量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万吨标准煤,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
中国石化以“雄县模式”为引领,积极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重点围绕“2+26”城市,推动“地热城”建设,山西太原经开区,河北雄县、大名、故城、清河、霸州、容城、辛集、陕西武功,山东商河等10个市县地热供暖初具规模,目前已基本建成供暖“地热城”。地热业务已辐射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天津等13个省区市,供暖能力56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1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0万吨。预计到2023年,地热供暖能力可达1亿平方米。
中国石化积极支持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2019年供暖季,中国石化新星公司为雄安新区11个自然村5000余户村民提供地热供暖,按一个采暖季每户用散煤2至3吨测算,年可替代标煤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余吨,目前,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已在河北省的15个市县区建成地热供暖能力近2400万平方米。下一步,中国石化将通过“地热+”多种清洁能源,助力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打造全球地热利用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