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风电企业海上“争风”为哪般?

时间:2021-04-08 23:23:01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作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之一,海上风电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今年以来,海上风电开发企业动作不断,纷纷加快开发建设速度和进度。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广阔,前景可期。在竞价和平价上网的趋势下,海上风电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海上“争风”骤起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风电企业纷纷加大布局海上风电市场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力度,呈“扎堆”之势:三峡集团在广东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中国华电集团在福建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大唐集团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主体施工全部完成……

为什么各大风电企业加大对海上风电建设开发的力度?业内人士认为,海上风电正在成为风电企业竞相角逐的主阵地之一。

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平看来:“陆上风能丰富的地区远离电力主消费地,面临消纳难和并网难的问题。而发展海上风电可以解决陆上风电所面临的产与消矛盾。因此,风电企业纷纷选择进军海洋。”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则认为,为获取高补贴电价,风电企业开始热火朝天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按照政策规定,2018年底前大量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才能执行每千瓦时0.85元的高上网电价。”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曹志刚表示,得益于海上风电相关产业链日益完善,风电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海上风电结构设计能力增强、海上安装工艺提升、海上输变电技术能力增强……这都给企业开发海上风电提供了技术支撑,预示着海上风电迎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受多种因素影响,海上风电“风”势正劲,新增装机量年年上涨,风电累计装机量快速走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444.5万千瓦,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今年1-9月,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为106万千瓦。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由此可见,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行业重要的新增长点。

风险挑战不小

虽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市场广阔,但不能忽视的是,风电企业竞相开发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目前,海上风电成本仍是陆上风电1-2倍,投资造价大约为1.4万元/千瓦-1.9万元/千瓦。”秦海岩认为,必须对海上风电保持一定的补贴,如果补贴发放不及时,会给海上风电开发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不小压力。

同时,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面临着技术难题。秦海岩表示,海上风电涉及众多高端装备制造的尖端技术,需要在高端轴承、齿轮箱和大功率发电机、长叶片等方面需要取得突破。同时,具有前瞻性的海洋测风、海洋基础、海洋施工和专业船舶设施研究等工作也有待强化。此外,海上风电安装施工能力不足,目前海上风电的安装船只有30艘,即便未来两年内可能增加到40艘左右,考虑到施工窗口期,每年的极限安装能力只有200-300万千瓦。

张平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张平认为,各大风电企业纷纷加大海上风电的力度,给海上风电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小压力,叶片、主轴承及海缆等相关零部件国产化配套能力不足,有待创新。同时,我国海上风电施工装备相对落后,目前急需研发高效、高可靠性的施工装备。

“随着风电企业竞争加剧,海上风电发展越来越快。在市场需求催化下,海上风电质量风险和高可靠性发电能力不能很好地得以保证。”曹志刚表示,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产业链长度和广度需要极大地扩充与协同。同时,海况复杂度高,海上施工环境难度大,潜在风险较大,依靠企业单体能力不足以支撑海上风电的跨越式发展。

技术突破是关键

随着各大风电企业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和布局的力度,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速度加快,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风险。那么,海上风电行业该如何应对?

发展海上风电,技术突破尤为关键。“提升海上风电整体技术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以满足规模化开发的需求。”张平表示,由于涉及众多当代的前沿技术,推动海上风电发展,需要研制更加高效和更具适应性的海上风电机组,加速测风、基础、输电等环节的技术突破,如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大型永磁发电机模块化设计制造及配装技术、智能化运维技术等。同时,推动协同创新,加大对公共试验平台建设的投入,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

秦海岩表示,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设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注重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效衔接,通过海上风电研发水平的提升,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

同时,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支持。秦海岩表示,考虑到发展阶段、技术、成本等因素,海上风电仍享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与保护。同时,适度控制海上风电开发节奏,避免政策补贴下的一拥而上,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发展。

此外,要推动海上风电标准化工作,为规范发展保驾护航。曹志刚表示,海上风电发展初期阶段先行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有利于统一市场标尺和要求,避免过度承诺、避免劣币驱除良币。

曹志刚还表示,海上风电行业链条长,包含开发商、设计院、海工、水文气象、洋流、海运、安装、运维、输变电、电网、风机企业、零部件企业、认证机构、标准机构、保险、金融等相关方。因此,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以开放的心态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合作、务实协同,才能实现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快速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动力电池企业要做好过冬准备

下一篇: 环保产业遭遇瓶颈期 报告称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相关文章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2021-04-093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2021-04-092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2021-04-092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2021-04-093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2021-04-092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2021-04-0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