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11月M1增速创近5个月新高;社融存量增速与上月持平,均为10.7%。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分析认为,信贷增速维持平稳,融资结构缓慢改善。M1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央行流动性调控依然以稳为主。短期流动性将有季节性支撑,跨年存在增量投放可能。
M2增速回落
具体来看,11月末,M2余额196.14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M1余额56.2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2个百分点;M0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4.8%。当月净投放现金578亿元。
每经记者注意到,11月M1增速创近5个月新高。对比今年前11个月的M1、M2,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的M1同比分别增长0.4%、2%、4.6%、2.9%、3.4%、4.4%、3.1%、3.4%、3.4%、3.3%、3.5%。M2同比分别增长8.4%、8%、8.6%、8.5%、8.5%、8.5%、8.1%、8.2%、8.4%、8.4%、8.2%。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11月M2同比增速录得8.2%,同比增0.2个百分点,环比降0.2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录得3.5%,同比增2个百分点,环比增0.2个百分点。8.2%的M2增速对应约15800亿元的存款增量,本月财政存款基本符合季节规律(减2451亿元),二者加总同存款增量基本相同,提示我们债务置换的影响较小。目前M2增速低位,而M1增速边际上行:M1增速与短贷有所印证。
“M1低位徘徊小幅回升,央行流动性调控依然以稳为主。11月M1较上月反弹0.2个百分点,到达3.5%。然而历史地看,M1增速仍在低位徘徊,很大程度反映了货币政策在信用端的发力仍需要加强,企业经营活力需改善。”陈冀进一步指出,M2增速基本平稳,回落0.2个百分点,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债券发行年末减速,财政年末支出力度不及预期等。总体而言,广义流动性的基本稳定,为明年初政策发力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7.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38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83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8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7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74亿元。
长江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表示,新增信贷高于去年同期和市场预期。11月,新增贷款1.39万亿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387亿元;存量增速12.4%,与上月持平。
社融存量增速与上月持平
初步统计,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每经记者注意到,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具体来看,2019年1月至11月的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4%、10.1%、10.7%、10.4%、10.6%、10.9%、10.7%、10.7%、10.8%、10.7%、10.7%。
从结构看,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8%,同比高1.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5.2%,同比低1.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3.4%,同比低0.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5%,同比低0.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0.4%,同比高0.2个百分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占比4.3%,同比高0.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3%,同比低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向每经记者表示,从总量上来看,社融存量增速保持稳定,与前期持平。从结构上来看,一方面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在加强,截至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其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比例为6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表外融资持续收缩,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呈同比下降态势。
从社融增速来看,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05亿元。
陈冀分析,按照当前的融资需求节奏,央行快速加码流动性投放推升M2的可能性不大。并且CPI再度向上突破,货币政策即使需要发力,步调也会较缓。当然,年底提前下达的1万亿地方专项债计划12月实际发行,在认购机构的缴款压力下,央行存在数量型工具提前使用的可能,如降准等。未来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投向结构可能明显向企业部门倾斜。稳增长和降息背景下,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对居民贷款需求形成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