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进入尾声,全年表现较为冷清的港口煤炭市场仍未活跃起来。在价格上,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续多期表现平淡;在发运上,煤炭市场各环节库存累积,下游拉运积极性不高,港口吞吐量下滑。一直担当煤炭市场“蓄水池”的煤炭港口,交易功能已逐渐减弱,港口竞争格局也进入深度调整期。
港口价格上调预期未达成
环渤海港口一直被视为煤炭交易市场的晴雨表和煤炭价格风向标。12月4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评,11月27日至12月3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51元/吨,环比下行9元/吨。
临近年底,出于兑现进口煤平控政策的考虑,国内多数海关都加大了对进口煤的限制,加上天气转冷下游电厂日耗上升,释放一定的补库增量空间,业内由此预测国内市场煤价格将止跌企稳。现在看来,这一预期尚未达成。
对此,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在周评中作出解释,由于临近年度煤炭交易会,各方等待观望情绪偏重。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进2020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有关工作的通知》,对“535元/吨的基准价标准”和“基准价+浮动价”的长协定价机制并未作出调整,因此,在新的年度长协定价方案落地前,买卖双方各持预期,市场交投放缓,主流成交价格重心偏低,也拉动本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下行。
北方港方面,由于已进入供暖季,前期因冬储需求出现的阶段性紧张局面大大缓解,供应和运力均恢复正常,锦州港等港口动力煤价格也开始回调。
南方港方面,进入冬季后火电继续参与深度调峰,电厂日耗有所提升,但库存消耗有限,终端补库较为温和,叠加国内各环节煤炭库存均偏高的情况,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大幅上涨动力显不足。
港口煤炭市场供需将收缩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港口煤炭市场交易情况显得相对冷清,锚地船舶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港口煤炭库存保持高位。
“今年以来,港口煤炭市场整体供需格局先紧后松,年内库存屡创新高,基于货源阶段性偏紧、产地发运港口煤价倒挂矛盾持续,港口煤种出现结构性失衡。”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研究员肖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市场优质煤畅销,在需求紧俏的时候,由于资源有限,港口供应不上;后期低热值煤源又因为产地发运价格倒挂太多,煤矿发运意愿较低。
不过,今年后半程,港口煤炭市场供需表现出收缩倾向。一是安监政策显效,集港货源预期收缩。“国家和各地方多次下达煤矿安全检查政策,12月政策或集中显效,煤矿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再加上天气转冷,雨雪恶劣天气将制约煤炭生产和运输作业,产地煤炭外运或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在发运成本倒挂矛盾持续下,集港货源将有所收缩。”肖红说道。
二是终端采购需求释放有限,仍多以刚性补库为主。12月份,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用电增速或持续低迷,而居民用电进入传统旺季,电力需求或震荡走强。但在偏高库存支撑和买方市场压制下,煤炭采购需求释放力度有限,终端仍以刚性采购需求为主。
三是冬季恶劣天气制约煤炭运输,中转环节库存有望向下消耗。“综合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港口煤炭市场供需偏宽格局收缩,煤炭或现时段性结构偏紧。”肖红分析道。
港口交易功能转弱
基于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向西北集中,煤炭产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现实,港口市场一直承担着“蓄水池”功能。“但今年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港口‘蓄水池’作用逐渐减弱。”肖红表示。一方面,终端高库存常态化运行使得传统采购模式发生改变,采购“里程”缩短,交易逐步南移。她进一步解释道,今年以来,煤炭终端市场北上采购多以长协煤刚性采购为主,库存布局逐步南移,贸易商逐步转战江内市场。如此一来,在阶段性或时段性采购放量的时候,短时、短距即可以完成补库需求。因此,今年江内港口的价格波动比北方港口更加频繁。另一方面,北方港口同质化竞争加剧,新码头处于投产成长期,各港下水煤份额进入深度调整期。“今年煤炭港口格局发生较大变动,主要表现在黄骅港吞吐量再次赶超秦皇岛港,生产格局加深向唐山地区倾斜,同质化竞争下港口竞价模式再现。”肖红介绍道,1~10月,秦港股份下辖的秦皇岛港、曹妃甸煤码头二期及沧州渤海合计完成煤炭下水约1.91亿吨,占环渤海港口总下水量的32%。其中,老牌龙头港秦皇岛港完成煤炭下水1.62亿吨,占比为27.1%。黄骅港则完成1.66亿吨,占总下水量的27.9%,再次超过秦皇岛港。
此外,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制度完善,长协煤稳供需、稳价格“压舱石”作用凸显;产地发运港口煤价倒挂矛盾持续,港口发运结构深度调整,贸易商陆续退出市场;清洁能源高速发展挤压火电市场份额,火电参与深度调峰,电煤消费淡旺季特征逐渐模糊,采购需求呈阶段性释放……“综合多方面因素,目前港口煤炭市场与上下游联动性较差,在偏高的社会库存和行业库存支撑下,港口多为流通中转,交易功能已逐渐减弱。”肖红介绍道。
上一篇: 时璟丽:2020年光伏政策机制将稳定延续
下一篇: 2019年10月份江西省电力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