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可以说石油具有应用范围广泛、需求量巨大、产品价值高昂和不可再生等四大特性。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谁掌握了石油的资源储量、物流运输、结算币种和交易机制,谁就能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谁就能抢占全球竞争的制高点、遏制竞争对手的生存命脉。
那么,到底该如何透视无形和隐形的石油世界呢?根据笔者10年来的经验,有“三孔视窗”最值得有心人随时观察。
第一个是动态视窗,主要是观察石油产地和消费国的变化情况,包括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现象,如暴风雪、地震、海啸等,以及由社会原因引起的社会现象,如国斗党争、外交事件、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
第二个是静态视窗,主要是观察海陆战略通道的变化情况。如海峡航道,以及产油国油田、输油管道和出口港安全等。
第三个是动静态视窗,主要是观察金融市场、贵金属市场的变化情况。随着商品金融化的日益深入,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受到金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密切观察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衍生品市场如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的数据动向,并且注意资金在各个板块间的进出和转移频度,以上数据的波动将直接对油价造成正/负关联的影响。
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来看,国际油价涨跌实际上是一个从“蝴蝶效应”去探索和发现“摩尔斯密码”的逻辑思维过程,只有抓住阶段性和长期性的主要矛盾才能分析油价走势。
在现代社会,石油具有资源、政治和金融三种基本属性。正常情况下,石油价格总是围绕石油价值而小幅波动。但是,一旦遭遇特殊事件或背后人为操纵,石油价格便会偏离其价值本身而巨幅震荡。面对影响石油价格纷繁复杂的基本面因素,油价不管如何涨跌,笔者认为,隐藏其后的法则或规律是相对固定的。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际油价的风云变幻,那就是供应方、需求方、投机方时刻都在进行“三方博弈”。
供应方是指石油生产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石油资源重点集中在中东的波斯湾、拉丁美洲和墨西哥湾、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中国南海和东南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及西欧的北海这七大储油区。特别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占全球总探明储量50%,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25%,出口量约占全球总出口量60%。因此,产油大国的日产量和出口量的多寡,以及欧佩克的动向就成了市场瞩目的焦点。
需求方是指石油消费地区。从进口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来看,可分为三类国家。第一类国家本身就是石油储量和生产大国,如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等。第二类国家虽然本身也是石油储量和生产大国,但其消费能力比生产能力更为旺盛,如美国、中国、欧盟等。第三类则是本身基本无石油资源依赖进口国家,如日本、新加坡、印度等。总体来看,美国、中国、欧盟和日本作为全球四大石油消费市场,其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农就业指数及经济景气指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对石油需求的变化。
投机方是指资本操纵、政治操纵机构。在石油市场的贸易行为中,投资者与投机者是有区别的,前者逢低吸纳、追求利润,是资本逐利的天性使然。而后者通过操控一种或多种大宗商品或贵金属的交易市场,“金融借政治之威,政治助金融之势”,并辅以军事、经济、外交、舆论,以及资信评级等复合式手段,多维度地削弱目标国综合实力,从而达到颠覆政府的目的。
国际石油市场正如英国前国防大臣丹尼斯·赫利所言:“国际事件的发生并非出自偶然:不论事关国家或是商贸,它们都是被设计成这样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那些掌控金钱的人所导演并操纵的。”目前,每年全球原油期货65%以上的交易出自投机,即没有发生实际货物交割。所以,研判国际油价走势需要跟踪一段时期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趋势,局部的突发性事件仅会对阶段性的油价涨跌造成影响,但无关油价配合战略意图实现最终目的。
尽管近年来,世界局势因北约东扩、美国重返亚太、美欧制裁俄罗斯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日)”的格局并未改变。新中国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拥有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要想进入和平发展的快速轨道,必然要打破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的藩篱。而被誉为“经济引擎”的石油将是中国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别开天地,另创一家”,陆续推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自由贸易区群、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战略举措,创造了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方面的巨大契机,在战略举措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能源安全建设。在陆路的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供油的基础上,开展海上能源通道即印度洋沿线港口的合作(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泰国克拉地峡)以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此外,若国内即将推出的原油期货交易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使中国减少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并成为石油市场改革与建设的催化剂和稳定器。
(作者:朗昕宇,为中国航油集团石油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部长)
下一篇: 电煤需求疲弱 煤价上行压力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