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入选教育部确定的9个增补专业,并于今年起执行。
这一举措显示了学界对氢能产业的重视,但专家指出,目前大部分关于氢能的学科设置还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缺乏符合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专业。要真正打通产学研“关节”,仍需破解一系列实际问题。
需重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随着燃料电池产业驶入“快车道”,转型做氢能和燃料电池的企业越来越多,新兴的行业必然需要新型人才的进入和推动,企业与高校在氢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日渐增多。
据了解,教育部增补的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氢能技术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面向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加注及氢燃料电池生产与应用等技术领域,能够从事氢气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非技术创新型人才。
去年6月,为弥补氢能产业前端人才缺失和末端应用短板,佛山市南海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氢能经济职业学院,这一学院也主要以教授操作层面的技能课程为主。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教授对记者表示:“检测、安全、标准等技能人才对于补齐氢能产业的人才链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更应重视对尖端科研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和企业应寻找科研契合点
据了解,氢能产业链涵盖领域广,目前,大学并没有专业培养针对全产业链的人才。
哈工大(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院院长仲政表示,高校培养的学生往往只熟悉产业链所需的某一部分技能,缺乏产业需要的多学科交叉复合技能。整体而言,对整个产业具有全面了解的专家型人才也比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对高校提供的技术及学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产业的要求?
对此,中国地质大学可持续能源实验室教授程寒松表示:“我们正在进入氢能社会,高校对此还没有真正准备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开设与氢能相关的课程,燃料电池只是氢能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应该开设与氢能技术全产业链有关的课程,如制氢技术、储运氢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批量培养适应氢能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记者梳理后发现,正如程寒松所言,2018-2019校企合作项目中,燃料电池及催化剂相关的合作项目占了绝大多数,制氢技术、储运氢技术等专业尤为欠缺。
一般而言,企业研发关注市场和效益,高校科研往往更关注学术或原创性成果。程寒松表示:“必须寻求高校与企业的契合点,将更多原创性成果进行商业转化,开发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技术和材料。”
让产学研结合真正发挥价值
资料显示,当前国内不乏高校孵化的氢能企业,如亿华通、上海济平新能源等,但对于更多高校来说,在寻求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待解。
“在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相关技术和数据对高校保密,高校对企业产品、技术、工艺开发的参与程度较低,由此造成合作上的障碍。”仲政表示,“一方面,高校从事的大多属于基础研究,如不能和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则很难将基础理论的突破转化到实际的工业生产和应用中。另一方面,目前企业的技术大多来自于国外的技术转移,对于核心技术及基本原理并不清楚,如果缺乏和高校的有效合作,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程寒松认为:“产学研合作真正的创新主体是企业与高校的结合体。高校可以承担高风险、高回报率的课题,但将其成果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则必须由企业来承担,没有这两者的高效结合,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仲政表示,目前,国内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都还需要技术提升。高校擅长基础研究,企业熟悉产业化,因此想要实现产学研的真正“一体化”,应从高校、企业、研究所三方共同推动合作攻关。(■本报实习记者 仲蕊)
上一篇: 太阳能具有一定潜力 仍需解决政府合同项目中诉讼等问题
下一篇: 石油及炼化市场需要关注哪些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