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将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探索氢能产业商业化路径将是南海今后氢能发展的动作。“一个产业真正要在市场上活下来,需要靠商业化生存,接受市场的洗礼。”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蔡德权说,南海一直走的是市场化路径,比如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南海让各类企业做主体,包括上市企业、央企、民企都参与加氢站建设。
近年来,南海氢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体系逐渐成形,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技术水平和成果转化、产业链布局、氢源供应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规划》提出,南海区氢能产业将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规划》将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0~2025年)商业化创新探索阶段、中期(2026~2030年)商业化推广阶段和远期(2031~2035年)商业化应用阶段等三个阶段,提出了“到202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3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10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的规模目标。
《规划》提出,以“仙湖氢谷”为核心,构建“一核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一核”是指以“仙湖氢谷”为核心,“两翼”分为东、北两翼,东翼沿桂丹路,打造氢能产业创新服务区,北翼沿博爱路,打造燃料电池汽车装备制造区。
《规划》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在产学研支撑方面,强化六大平台建设,包括仙湖实验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华南氢安全促进中心、氢能检测中心、华南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与管理中心、UNDP氢能经济职业学院等。二是在产业链强化方面,强补关键环节,健全氢能产业链条,包括氢源供给、氢储运体系、标准加氢站建设模式、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等。三是在商业化应用方面,构建多样化应用场景,在交通服务领域、发电备电领域、氢农业、氢生活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记者/李年智通讯员/林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