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历时数年,投入巨大,相关产业达到万亿元级别。然而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暴露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缺陷。
纵观疫情期间的智慧城市功能发挥,从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业务应用到民生服务,和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智慧能源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在本次疫情中,一方面,能源企业保障了能源的安全充足供应,社会责任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城市智慧能源的应用也不乏亮点,比如智能巡检保障了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复工复产指数则很好展现了企业复工情况等;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在应急管理、民生服务等方面凸显出来的问题,也对其下一步建设起到了警示和启发作用。
城市智慧能源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从建设目标看,城市智慧能源建设既要满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也要满足现代城市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所需要的智慧便捷的能源服务需求。特别是后者应倍加重视。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能源系统建设的目标。对能源系统自身而言,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智慧化”可使能源转化效率、能源传输效率、能源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能源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更好消纳清洁可再生能源,最终实现能源系统更加高效、清洁、低碳的目标。
而从城市层面看,城市能源系统与包括用能企业、居民在内的各类用户联系将更加紧密、互动将更加频繁,因此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重视终端用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城市智慧能源的建设,可实现各类能源信息的充分有效有序共享,实现各类业务的在线快速办理,最终实现城市能源系统智慧便捷的目标。
城市智慧能源实现的基础有哪些
智慧的实现从物理条件上需要海量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反馈。因此,城市智慧能源的实现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的数据基础。智慧城市基于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基础包含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公众数字化应用能力等支撑。从不同主体和单元获得的数据包含了这些主体和单元的各类信息,之后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对数据的利用。
二是科学的分析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基于数据基础对城市和城市能源进行分析的工具越来越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在能源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利用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数字空间建造一个与物理城市能源系统相匹配的数字城市能源系统,实现城市能源系统全要素的数字化、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运行管理协同化和智能化,实现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虚实交互。各类工具在不同场合发挥作用,共同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相关的数据分析。
三是合理的决策程序。应用数据和分析工具分析的结果,要转化为城市能源系统的运行举措,还需要决策的参与。目前来看,智慧城市在应对突发公众事件时,如何运用已有技术制定应对突发问题的预判机制、解决机制,以及组织运营服务力量等,亟待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在城市智慧能源建设中,挖掘真正的数据需求,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并用数据分析判断的结果指导实践,同时针对性提供服务,都是智慧能源真正能得到应用拓展的必要基础,这一系列都离不开决策程序的合理化。
城市智慧能源建设需要做什么
一是城市能源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建设的核心资源,能源数据的载体是城市能源数据中心,要通过城市能源数据中心汇聚政府、社会、企业和用户信息。随着数据处理技术越来越成熟,政府主导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享,是城市智慧能源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数据中心打破区域分隔实现数据集成。
当前,各个城市无论是满足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建设,还是智慧能源对应的数据中心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是数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如何保护数据安全、如何共享数据等问题,亟需理清。
当前世界和我国已经开始针对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2019年,《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信息基本规范(草案)》相继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立法进程加快,保护要求越来越具体,从而为数据共享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三是可持续运行模式探索。近期疫情凸显大数据、数字政务等服务质量表现欠佳,与智慧城市投入不匹配。同样,在智慧能源领域,也存在许多能源数据平台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
推动数据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数据价值,还需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主要应从市场中寻找商机,则应以需求为导向拓展应用市场,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提升数据运营的经济效益。
四是数据管理手段提升改进。技术和管理是实现城市智慧能源建设的“两翼”。随着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以先进的理念与时俱进推动数字管理手段提升改进,是城市补齐智慧能源发展短板的必然措施。城市能源数据的管理,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围绕用户的数据体系和管理体系;需要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流程,实现管理手段的更新;同时建设专门的智库,构建独立的专家体系和发声渠道,也是促进管理提升的重要措施。(王林钰 作者供职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下一篇: 如皋经开区氢能小镇全面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