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实现知识产权提振疫后经济,应法律和政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除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外,还要充分运用好知识产权政策工具,以知识产权法治与政策齐头并进实现良好治理效果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严防疫情反复的前提下,应尽快有序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在此过程中,如何将知识产权在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发挥好,应该成为一个重点考虑的事项。
知识产权是创新经济的核心和关键,创新经济具有智慧集聚、高成长性、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用工灵活多样等特点。如果说通过针对性投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解决普通劳动者就业问题的话,那么通过知识产权拉动的创新经济则对于增加高知识水平人员就业非常重要。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74万人,围绕知识产权作文章,着力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至关重要。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发力,上述“新基建”将推动众多创新业态的形成。随着这些创新业态深入发展,智慧办公与联络等先进工作方式将进一步推广开来,人们担忧的未来疫情控制或周期性循环问题将大大缓解或迎刃而解。可以预见,不仅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知识产权关联产业”会在恢复经济秩序中崭露头角,而且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产业、以版权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商标为代表的品牌产业等“典型知识产权关联产业”亦会在国民经济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植物新品种为代表的竞品研发产业、以地理标志和中医药为代表的优势知识资源产业等“特定知识产权关联产业”则会因政策利好迎来蓬勃发展契机。
实际上,知识产权在促进我国良好营商和创新环境中的作用正不断凸显。截至2019年底,国内平均每751.9人拥有1件发明专利,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4186549件,同比增长21.09%。我国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在世界营商环境的排名提升至第31位。知识产权在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我国全年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6.1万件,同比增长10.4%。这些成绩为我国进一步实现知识产权领域的全面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为更好实现知识产权提振疫后经济,应法律和政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除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外,还要充分运用好知识产权政策工具,以知识产权法治与政策齐头并进实现良好治理效果。
一方面,从高水平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治战略出发,加快完成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基本法律法规修订工作,探索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基本法,优化知识产权行政程序,完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制度,理顺知识产权行政监管与执法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快我国实现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和强国知识产权建设步伐。
另一方面,从科学利用知识产权政策机制角度,应在遵守法治基础上发挥政策机动性作用,合理制定知识产权方面的经济杠杆政策和公共管理政策。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知识产权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与企业的关系问题。知识产权私权属性催生的创新经济业态,需要遵从自身价值规律。政府应尽可能减少知识产权领域的事前审批,集中精力做好事中监管、事后执法职能,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知识产权在这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疫情过后的中国与世界,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创新经济业态竞争与博弈将会更加激烈,我国还需要在知识产权法治体系、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知识产权业态与服务、知识产权国际竞争与合作等领域发力,以真正实现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上一篇: 上海虹桥机场充电示范点建成投用
下一篇: 前两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