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构筑煤炭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是建设生态文明强省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会同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联合编制的《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目前,这幅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煤炭产业体系新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加快绘就。
《规划》涵盖全省采煤塌陷地现状及预测、治理目标、基本原则、战略布局、重点工程项目、保障措施等内容,彰显了山东特色、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
在治理目标上,按近期、中期、远期分别界定治理率,即:近期(至2020年)完成已稳沉塌陷地80%、历史遗留塌陷地80%的治理目标,中期(至2025年)完成已稳沉塌陷地100%、未稳沉塌陷地30%的治理目标,远期(至2030年)完成已稳沉塌陷地100%、未稳沉塌陷地50%的治理目标。规划期内(2019年—2030年),累计规划治理采煤塌陷地87.33万亩。
按照“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治理存量,严控总量”的原则,《规划》提出,采煤塌陷地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建设生态矿区和宜居宜业、田—水—人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保护耕地红线,最大限度恢复可利用土地面积,做到农民收入不降低,城乡发展空间不受限;围绕水域、农业和当地文化做文章,依托文化创品牌,积极服务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同时,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治理模式,全面推广绿色开采技术,采用引黄充填、边采边复等治理新技术,实现源头预防与采后治理并举。
“五大治理区”是采煤塌陷地“山东方案”突出亮点。《规划》按照“集中连片、功能主导、分区引导”原则,将全省采煤塌陷地按湖区、山区、平原、黄河区域和沿海地区划分为五大治理区域,精准发力,聚焦突破。“湖区”——济宁枣庄环湖生态建设示范区,围绕济枣都市区发展定位,结合南四湖生态资源,融合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重点营造以湿地为核心的旅游和农业景观,实现塌陷地治理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其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山区”——泰安莱芜农光互补治理区,是以泰安市矿区治理为主、济南市莱芜区为辅的联动治理。主要恢复农用地,围绕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发展采摘园、农业观光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此外,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农光互补的产业模式,兼顾农业种植,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让农业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的同时,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让农业种植实现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平原”——菏泽边采边复综合治理示范区,主要以生态农业治理为主,利用“边采边复”技术,规划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用地,利用城镇周边的部分采煤塌陷地,发展观光农园、水上公园、农家乐等休闲娱乐产业,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示范基地;“黄河区域”——济南德州土地复垦与城市功能开发治理区,济南主要围绕城市发展,拓展城市建设空间,同时辅以农业复垦和生态修复,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引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德州齐河利用黄河泥沙进行充填复垦,营造以农业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沿海地区”——龙口农渔生态治理与高新产业发展区,重点营造城市服务功能,发展特色生态农渔产业和人工养殖业,开展城市建设。
治理是为了更好发展。据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规划期内(2019-2030年)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我省还规划了农业水利产业、生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高新服务产业、教育产业五类发展产业,共48个项目,总投资630多亿元。届时,曾经的采煤塌陷地将呈现五大产业并驾齐驱,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互促共融的新业态。”
上一篇: 速达纯电动汽车正式进入德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