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煤炭国企改革再下一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煤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山煤国际于4月22日发布公告称,将以无偿划转、吸收合并的方式,由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焦煤集团”)对公司控股股东山煤集团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焦煤集团将成为山煤国际的控股股东,直接持股60.43%。
4月21日召开的山西省属企业、市国资负责人会议,刚刚强调“推进焦煤集团和山煤集团合并重组”,并将其列为2020年着力突破的专业化重组之一。山煤集团重组的加速落地,再度燃起业内对山西煤炭国企改革的期待。
根据此前制定的三年转型目标,到2020年,山西省属国企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要降至50%以下,实现煤与非煤产业的历史性“结构反转”,由此破除“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的难题。进入冲刺阶段,山西煤企的表现如何?
“煤+煤”组合
以期形成规模效应
实际上,此次“煤+煤”的组合酝酿已久。
早前召开的焦煤集团2020年工作会上,原董事长王茂盛就反复提及“重组”相关事宜。他表示,实施战略重组攻坚重点是焦煤资源战略重组,整合范围包括省内外优质焦煤资源,目标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焦煤企业”。“这一轮重组不仅是为了做大,更重要的是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优。”
根据山煤国际公告,重组将分成两步。第一步为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由山西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山煤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焦煤集团。无偿划转后,山煤集团成为焦煤集团全资子公司,焦煤集团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焦煤集团将通过山煤集团持有公司60.43%的股份。第二步,由焦煤集团对山煤集团吸收合并,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焦煤集团,焦煤集团直接持有公司60.43%的股份。山西国运作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山西省国资委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记者了解到,组合的目标可概括为二。一方面,焦煤作为一种相对稀缺的煤炭资源,全球探明储量的1/4在我国,其中一半又在山西。把焦煤集团做大做强,可进一步发挥山西的资源比较优势,在业内获得更大话语权。另一方面,先整合焦煤集团内部资源,再整合省属国企的焦煤资源,进而整合山西省内外乃至国际国内的焦煤资源,可形成规模效应。
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山煤集团资产总计879.94亿元,收入425.21亿元,净利润6.90亿元,是山西七大煤企中资产规模最小的一个。同期,焦煤集团的总资产、收入、净利润分别为山煤集团的388.49%、327.44%、484.20%。“为解决双方同业竞争问题,预计未来3-5年,可能将山煤国际的光伏异质结电池打造为主业、煤炭作为副业。”东吴证券(7.520, 0.06, 0.80%)分析师刘博认为,山煤国际或将成为山西新能源资产整合的平台。
“一股独大”尚未扭转
资产证券化率依然偏低
此轮重组的关注度之高,不仅在于两大企业本身,该项目也是山西省2020年着力突破的专业化重组之一。继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潞安集团的主业由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转为现代煤化工,以及山西燃气集团挂牌,由晋煤集团主导整合全省燃气资源,山西煤企在混改的路上又进一步。
自2017年启动新一轮改革以来,山西就致力于破除股权结构单一的问题。彼时,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股权集中度高,企业治理不规范及机构臃肿、负担沉重,国资布局不合理、专业化不强等问题突出。历经近3年改革,当前形势如何?
包括煤炭行业在内,山西目前共有37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18家实际控制人为山西国资。另据光大证券(10.920, 0.15, 1.39%)统计,截至去年6月,山西焦煤、潞安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仍为国有独资,其余4家的国资持股比例在54%-65%不等。换言之,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情况依然存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由于国有资本体量大,民营企业参股控股并非易事,积极性不是很高。且现有改革更多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行为推进相对缓慢。“山西近年拿出多个‘腾笼换鸟’项目,成效究竟如何?民企又要投入多少,才能真正具有话语权?目前来看,呼声高、实践难。”
作为改革的另一重点任务,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也是“痛点”。启动改革之初,山西国有资本证券化率约为24.22%,处于极低水平。以推进企业上市为牵引,以上市公司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专业化重组,被视为提高内控水平、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就在4月15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再次强调,用好现有上市公司平台、加力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引导企业加快上市进程等要求。
“然而,部分非上市资产长期存在矿权、土地权等法律手续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其注入上市公司的最大障碍。”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告诉记者,尤其是不少老矿,当年均由政府无偿给予煤企使用,后续也未补办手续。“如今再去办理相关手续,需补缴很多土地价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大大影响资本注入。”
进一步理顺国资与民资、政府
与市场等关系
“其实,全国的煤企改革都面临着类似问题。山西若能妥善解决,将为煤炭国企混改提供参照。”邢雷进一步表示,在改革过程中,如何理顺层层关系值得思考。
邢雷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控股地位,民企往往不愿进、不敢进,混改难以推进,股权结构单一的局面就长期存在。一旦改变现状,国有资本只参股、不控股,企业性质将彻底发生变化,从而又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企业若不再是国企性质,国有资本以什么形式参股,如何进行管理监督,暂未找到有效方案。开放股权、引入合作伙伴,有利于建立起市场和法制化的体制机制,促进企业的科学决策及规范运作。但前提是,上述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上述业内人士提出,国家层面早已明确,在国企改革中尽量不搞拉郎配,尽可能不用简单的行政手段作决定。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是一个现实难题。“企业重组更应遵循市场化方式。有没有前途、有多大风险、要不要改革,要参照市场规则,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特长展开经营。减少行政干预,设置一大堆过细的指标任务,反而容易把企业拖垮。”
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牛克洪称,在改革策略上需稳妥有序,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再推进一个。
为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山西现已提出“省属国资上市平台将承担示范引领的作用”。多位专家指出,通过合理运作,可提高资本运作的规模和质量,促进资本市场活跃,从而带动投资增长、优化资本布局。为此,要真正用好七大煤企所拥有的上市公司平台,把优质资产通过置换、定增方式装进去,实现资源的资产化、资产的资本化、资本的股份化、股份的证券化,提升煤炭资源价值。“不是单纯为了上市而上市,同样应是企业有需求、未来有发展。”邢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