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路狂飙的高温让很多人都感受到夏日火辣,而另一种看不见的威胁也尾随而至。5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从4月25日开始,受持续高温强辐射天气影响,四川盆地陆续出现臭氧污染,并在26日逐步形成区域污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污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现连续9天污染。
根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联合会商,5月7日成都市受弱冷空气影响,并伴有降温和降水,本轮污染过程结束。8日降水有所减弱,风速降低;9日以阵雨转多云天气为主。预计5月7~9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均为优或良。
“本轮污染过程是全省今年以来首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性臭氧污染过程。”据成都市环科院相关专家介绍,此次污染过程呈现出两种典型特征。
据专家分析,区域性高温强辐射天气是此次污染过程的重要客观原因。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在5月3日发布了今年以来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日最高气温甚至超过35℃,属历史最早高温。在高温、强辐射、低湿度的气象条件下,非常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导致臭氧浓度快速升高。
与此同时,本地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大是主观因素。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向稳产满产转变,社会活动水平加速恢复,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大。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观测到,夜间至凌晨时段,多次出现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步升高,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中低碳烷烃以及苯系物等组分上升尤为明显,表明受移动源排放影响突出。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浓度高,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过分析光化学反应前(0-10时)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除工业生产、溶剂使用源排放外,移动源排放也占很大比例。
上一篇: 进口煤继续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