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利好推动下,近期氢能行业表现活跃。但利好是否已经传导到产业链中?11日,多家业内公司向记者反映称还在等待行业细则出台,暂时未感觉到明显变化。
9日,财政部《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流出,印证了此前市场对“十城千辆”的猜测。按此意见稿,示范城市要在4年内达到运行至少500辆氢燃料电池车、建成至少15座加氢站等系列目标。此前,国家能源局也明确表示要发展氢能等新技术。
市场仍在等待行业细则
相关政策引发大量乐观解读,但与外界对氢能行业即将提速的高预期相比,业内公司态度冷静。
11日,嘉化能源(600273.SH)董秘马现华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此次财政部表态打消了此前市场担忧,说明(氢能行业)在往前推进,但市场依然在等待工信部对行业政策的出台,需要明确行业相关标准,(例如)加氢站的标准、运输、存储的标准等等。”
据了解,嘉化能源主营蒸汽、氯碱、脂肪醇(酸)等产品研产销。由于主营业务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公司得以迅速进入氢能制造领域,并已初步打通了整个氢气产销环节。
与嘉化能源不同,宇通客车(600066.SH)和东岳集团(00189.HK)处于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东岳集团下属子公司生产氢燃料电池,宇通客车则主营整车生产。11日,宇通客车告诉记者公司累计销售燃料电池车288台,均为大型客车,但目前国家补贴政策尚未明确,市场需求变化不明显。东岳集团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新政策可能需要时间进一步发酵。
围绕200公里半径打通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行业细则有待进一步落地,但释放的信号已经很明确,即以区域为单位,着眼于打通整个产业链。
区域性也是当前氢能发展的突出特征。受限于运输、储存成本较高,行业内普遍认为将产销半径限制在200公里范围内比较经济。此外,区域内上下游产业配套成熟度也是产业推进的重要基础,加氢站的布局又决定了车辆的运营半径。
以嘉化能源为例,公司围绕长三角200公里服务半径陆续布局了液氢生产和加氢站等项目。马现华透露,未来项目建成后主要采取气氢拖车的方式进行运输。当被问及液氢运输的可能性时,他解释称液氢更适合长距离运输,目前行业发展尚处于早期,短途运输基本能满足需求。
但在卓创分析师陈汶桂看来,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运输,运输和储存成本始终是氢能发展的最大桎梏:“目前看,相比传统燃料和电池,氢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高主要就在于存储和运输环节。”
而加氢站数量少、分布范围小等因素又使得氢燃料电池车难以发挥优势。 据悉,氢燃料电池车以其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等优势,更适合长途、重载、商用等领域。但在现有条件下,国内主要氢能发展城市如张家口、佛山等主要将燃料电池车应用于市内短途公交领域。(记者 罗祎辰)
下一篇: 广东电网助力城市快速完成5G低成本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