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补贴与政策要求下 新能源产业园的表面繁荣

时间:2021-04-21 06:58:31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日前,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管委会与五龙集团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当地建一个集纯电动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园。产业园预计总投资50亿元,将于2017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年产新能源车将有望达到15万辆。

  在政策和千亿补贴的助推下,地方新能源汽车投资涌动。和君咨询汽车分析师张海滨对记者表示,近两年来,各地政府兴建汽车产业园的热情高涨,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各地政府鼓励投资的重要方向。记者粗略统计,仅2014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建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就已经达十余个,这些产业园项目投资数额都非常惊人,动辄达到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上百亿。

  这不禁让业内人士担忧,遍地开花的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最终能走向市场化的有多少?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依然需要政府补贴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吗?对于这样的观点,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认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生产企业呈现出散小低的特点,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新能源生产企业,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汽车产业园。

  借新能源盘活现有“僵尸”产能

  “有不少政府之所以愿意去推新能源,其实是为了把当地原有的汽车产能和资源给盘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中国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行业的兼并重组,2012年7月工信部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将对上述企业进行整顿,如果整顿后依然无法达到考核标准,将暂停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将其劝退。

  《通知》发布后不久,工信部下发了《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公告,有48家企业被“黄牌”警告。这其中主要是客车以及专用车和改装车生产企业,其中就包括杭州长江客车厂、云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及贵州客车制造厂。

  在被工信部“黄牌”警示后,自2014年10月起,贵州贵安新区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多次往返诸如北京、武汉、重庆、上海等国内汽车发达城市进行考察调研,希望盘活现有资源,而最终选择与五龙集团牵手,在本次项目合作中,新区开发投资公司与五龙集团签署了《贵州客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贵安新区负责这一项目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五龙的合作是当地希望引入五龙的核心技术,作为贵州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在他看来,发展新能源是企业在被“公示”之后,积极自救的一个表现。不过,协议双方拒绝进一步透露双方增资和股权占比的具体情况。

  在与整车企业合作敲定后,为便于配套,地方政府还牵线让零部件企业进驻当地,因此,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的案例不止贵州一地。此前,五龙集团曾经牵手云南美的客车制造厂打造了五龙在云南的新能源生产基地,随后又兼并重组了同样濒于被劝退的杭州长江客车厂,成立了长江汽车,主要生产新能源商、乘用车型,由此带动当地对新能源产业链的大规模投入。

  内循环怪圈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产业园,特别是一些城市的高新区‘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都是重点发展的方向。”张海滨告诉记者。记者粗略统计,仅2014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建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就已经达到十余个,这些产业园项目投资数额都非常惊人,动辄十几亿甚至上百亿。而在2015年,这一势头进一步加速,新能源产业园出现遍地开花趋势。

  “政策鼓励,地方政府都认为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再加上政府本身就有产业支持资金,与其鼓励传统产业,当然不如鼓励新兴行业。”张海滨认为。

  造成各地热衷新能源产业投入背后还有另一重要原因。按照目前国家政策,进入新能源试点应用和推广的城市,都有一定的考核要求,达不到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而按照此前国家公布的截至2015年8月份全国39个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情况,有16个城市和地区达标率不足20%。随后,国家调整了考核的方式,2016年国家公布的考核计划中采取奖惩并行的方式,在规定政府和公共用车中新能源的替换比例之外,每增加多少辆车奖励多少金额,最高奖励达到2亿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鼓励当地新能源投资的热情。

  “因为新能源推广补贴中,地方补贴的部分是需要地方财政出资,而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当然更愿意补贴本地企业。”比亚迪汽车的一名内部人士曾经对记者抱怨,此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试图进入外地市场,很多地方政府就要求其必须在当地建厂,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也能拉动当地产业链的体系配套。

  川财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根本无法实现市场化,而各地的投入和产出,最终的消费流向更多的依然是公交、物流以及专用车领域,基本上都属于当地投入、当地消化。

  这种“内循环”的方式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之前被媒体曝光的新能源骗补问题,以及各种质量问题等,在此背景下,如何用一种更加理性和市场化的态度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也成为企业和各地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逆袭者”比亚迪:靠创新闯世界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各种技术路线应该百花齐放

相关文章

全民追“狗”潮!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震撼上市
潮野出击,“犬”力以赴。2021年4月20日,备受期待的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正式上市,共推出中华猎犬版和哮天犬版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4.59万元和16.29万元。同时,哈弗大狗新增了黄狗、蓝狗、青狗三种今年最潮流行色,致敬极色美学
全民追“狗”潮!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震撼上市2021-04-210
“5+5”作战群首秀 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出征2021上海车展
4月19日,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强势亮相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5+5”航母作战群成员哈弗、长城皮卡、WEY、欧拉,与正式独立、全球首秀的坦克共五大整车品牌,以及未势能源、蜂巢易创、精工底盘、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电气五大零部件公司集结出击,大秀硬核实力,掀起2021上海车展“长城热潮”
“5+5”作战群首秀 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出征2021上海车展2021-04-211
全新技术品牌发布,思皓汽车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4月19日,江汽集团携旗下新品车型亮相2021上海国际车展,同时,思皓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技术品牌——智能汽车模块化架构,并命名为“MIS 皓学”,以深厚技术积淀、前瞻技术布局和创新技术理念,宣告正式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全新技术品牌发布,思皓汽车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2021-04-210
捷豹路虎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1上海车展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于今日正式开幕,捷豹和路虎品牌携多款重磅车型震撼亮相,实力呈现新现代豪华主义的独特魅力和与生俱来的英伦风尚。车展首日,捷豹路虎强调中国市场必将成为推动捷豹路虎“重塑未来”全新全球战略的保障与加速器,诠释对新现代豪华主义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战略布局
捷豹路虎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1上海车展2021-04-210
LG新能源成为全球首个同时加入RE100、EV100的电池企业
4月15日,LG新能源成为全球电池行业中首个同时加入RE100和EV100的企业。LG新能源承诺在2030年前,在全球所有生产经营场所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将LG新能源的运营车辆全部更换成新能源车型。此举将是LG新能源全球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奠定企业ESG经营的坚实基础。
LG新能源成为全球首个同时加入RE100、EV100的电池企业2021-04-211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本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哪些大事件发生?贾跃亭被罚2.4亿,终身禁入证券市场4月12日,乐视网发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2021-04-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