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仲恺高新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推出了“六大战役”,包括创新驱动战役、项目推进战役、城市建设战役、生态整治战役、惠民强化战役、乡镇党建战役。
不同的是,自从2012年起,该区连续4年推出类似的口号都叫“建设年”,为何今年变成了“战役”?该区有关负责人认为,“战役”两个字更有气势,体现了仲恺战斗的意志,以及仲恺着力冲破发展现状的决心。而这样一种变化的一个背景是,今年仲恺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受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新旧动力换挡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今年将是该区经济运行最为艰难、最为复杂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仲恺区委书记杨鹏飞介绍,当前,该区正在抢抓“四区合一”(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湖生态智慧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的战略发展机遇,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引领,全力打响“六大战役”,加快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升级,加速推动高新区“三次创业”新征程。
1.创新驱动 今年人才专项基金达5000万元
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仲恺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并加大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六大战役”把“创新驱动战役”放在第一位。它包括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创”建设推进、深圳创新资源链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六大会战”和40项“攻坚战”。
去年11月,仲恺高新区和珠三角其他7个国家级高新区一起,进入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行列。这次“创新驱动战役”提出,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聚焦发展总部经济,力争把自创区建设成为国家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广东省转型升级引领区、开放创新先行区。
同时,该区正在系统梳理、盘整8.8平方公里自创区范围内的土地、产业、规划情况,制定自创区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动自创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工作。并稳步推进自创区政策先行先试,争取在税收、港澳台人才、外籍人才引进、管理、高企互认等政策方面取得突破。
该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这些会战和攻坚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全区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按照计划,今年的R&D投入占GDP比重不低于4.8%,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10%。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176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110家。同时,孵化器群面积要达到50万平方米,新增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该区自2010年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对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逐年加大。2011年即设立人才专项基金,数额为300万元,此后逐年上升,2015年约为4000万元。2016年投入5000万元重奖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杰出贡献团队、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等12个人才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的激励扶持,将资金直接奖给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最大效率地发挥奖励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创新驱动战役没有温良恭俭让,要有彪悍的精神,要有狼的血性才能打赢!”在仲恺高新区召开“创新驱动战役”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区委书记杨鹏飞要求大家去打好这场战役。
2.项目推进 7月赴韩推介中韩(惠州)产业园
去年底,中韩两国决定共建4个中韩产业园(中方3个,韩方1个),其中一个就在惠州仲恺高新区。该区经发局透露,区委书记杨鹏飞将于7月上旬带队赴韩参加“粤韩经济合作交流论坛”,召开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合作说明会,并带领仲恺知名企业赴新万金开发区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及项目对接。
除了推进中韩(惠州)产业园的规划和宣传推介等事项,今年该区“项目推进战役”要求带动2013年以来的60宗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这些建设总投资额超800亿元,2016年将实现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
具体如何推进项目建设?仲恺区管委会副主任、区经发局局长扈伟介绍,该区将主动承接深、莞、穗高端产业转移,并以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据介绍,今年仲恺新开工的项目预计有26宗,总投资约540亿元。力争年内有10宗项目投产,完成投资约69亿元。
扈伟介绍,该区从这60宗重点项目中,筛选出了20个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每个项目成立一个“项目推进战役”活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并由区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挂钩项目。
在这些重点项目中,信利一期预计在二季度末试产。另外,旭硝子显示玻璃项目、万泽美浦森半导体项目、恺丰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亿纬新能源汽车项目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除此以外,该区还在争取信利二期的落户。接下来,该区将围绕产业项目,聚焦工业4.0、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以及孵化器项目等,关注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3D打印、高端光电、智慧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谋划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扈伟认为,引进这些大项目绝不仅仅是为了产值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该区在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和质量。
3.城市建设 仲恺大道预计8月份改造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而仲恺的道路交通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居民。仲恺区管委会副主任林瑞明透露,最让人头痛的仲恺大道将于8月份开始改造。
从惠城区往返仲恺区主要通过两条路,一条是仲恺大道,它从鹅岭南路接入连接起两个区。另一条是通过惠河高速公路,绕经平南到达仲恺中心区。由于高速公路要收费,大部分市民还是选择走仲恺大道。再加上许多市民住在惠城区,工作在仲恺,因此这条路每天出行高峰都非常堵。同时,由于莞惠城际铁路的仲恺段位于仲恺大道之上,开工6年来因施工占据或损坏了部分路面。这样一来,修路的呼声一直很高。
林瑞明介绍,仲恺大道由市公用事业局牵头推进改造工程。预计再过两个月可以完成前期工作,8月份可以动工。按照规划,除了一小段为双向6车道,其余路段将建设成双向8车道。
在仲恺大道和惠河高速两条路之外,还将有3条新路与惠城区相连,分别是惠新大道、金恺路和四环路南段,这些项目都已开工。包括仲恺大道在内,这4条道路的改造或新建工程预计3年内可以完工,届时将大大缓解仲恺通往城区的交通压力。
按照计划,今年的“城市建设战役”将实施61个项目,总投资约81亿元。61个项目中包括7条路的建设改造,其中,沥林英山公路改造工程是区“六大战役”中单项工程投资额最大,战略意义深远的工程项目,它是配合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和区两个重点项目落户沥林的配套工程。项目起点位于沥林中心小学,终点止于东莞桥头,全长11.5千米,总投资约8.2亿元。目前,该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今年3月30日,莞惠城际铁路东莞常平东至惠州小金口段通车。其中,惠州段的7个站点有3个设在仲恺。这大大提高了仲恺与惠州市区和东莞之间的交通连接效率,但也存在交通接驳率较低的问题。为此,该区将新增以3个站点为中心的环线接驳公交线,同时也作为现有公交营运线路的补充,提高仲恺中心区的公交覆盖率。
4.生态整治 “河委书记”与“河长”牵头治水
6月23日上午,仲恺召开“河委书记”工作推进会。区委书记杨鹏飞、区管委会主任李德友,以及挂钩11条河涌的“河委书记”和“河长”悉数参加。杨鹏飞要求,争取年内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河水不黑不臭。2017年要全面启动截污管网建设,争取2018年基本完成,水质基本达标。
据了解,为了推进河涌治理,该区于去年推出“河委书记制”,由11名区领导分别担任11条河涌的“河委书记”,并作为各自管辖河涌的监督第一责任人。河长则作为落实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两种制度结合起来。实施以来,“河委书记”多次现场调研河涌情况,并协调各职能部门研究对策进行治理。
仲恺位于惠州西部,与东莞交界。由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等原因,该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增长,对产城人的融合以及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2016年仲恺制定“六大战役”时,将“生态整治战役”列为其中一项。该区环保局局长冯建军介绍,在这场“战役”中,首要任务无疑是治水。治水先截污,针对列入该区水环境整治任务的陈江河、甲子河、马过渡河等11条河道,将进行的清淤和截污等综合治理。并将采用PPP模式,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本来推进这项工作。“目前,仲恺中心区的截污管网基本建好了,但乡镇地区还要完善。”因正处于汛期,工程建设预计在9月开始实施。
截污管网一旦完善,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污水处理厂了,有没有足够的污水处理能力,决定着一个地区治污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仲恺区环保分局的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区共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8万吨。累计建成生活污水收集管网170多公里,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86%以上。
冯建军介绍,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该区将在陈江东升村新建一座二号污水处理厂,计划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10万吨。该工程主体投入约2.5亿元,配套的管网建设约2.5亿元,总共5亿元左右。
5.惠民强化 投2.2亿元增加7200个学位
随着仲恺区外业务工人员的增多,外来工子弟就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5年来该区投入5亿多元,扩增优质学位达2.8万个。以2015年为例,启用了仲恺一小、惠南实验学校、东兴小学等3所学校,并扩建了陈江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新增优质公办学位8000多个。
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尊友介绍,今年的“惠民强化战役”喊出“教育品质提升行动”的口号,继续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区中小学“扩容促优工程”。今年计划安排资金2.2亿元,新建、扩建7所学校,增加学位7200个。
此外,该区将加大力度推行电子教育券、高中免费教育、免费体检及免费午餐,并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学前教育电子教育券”,将教育惠民向幼儿教育阶段延伸。更加积极地扶持和补助民办教育,为民办教师购买社保、住房公积金、教龄补贴,提高民办教师待遇。
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仲恺第一小学施工和监理已挂网招投标,潼湖三和小学(一期)启动已施工,2016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电子券的申报审查和2016年学前教育电子券(试行)申报统计工作已经完成了。
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大学生群体备受关注。2014年6月,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落户仲恺区,并于今年6月29日正式启用,成为广东首个投入使用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该基地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创业交流、创业融资等多种创业服务。它将围绕省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一个青年创业的梦工厂。
根据有关规划,在该基地创业可享受诸多扶持政策。普通学校、职校、技工院校学生(在校及毕业5年内)和出国(境)留学回国的人员等成功创业的初创企业,可申请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企业或团队入驻创业苗圃区,可享受一年“零房租”。另外,个人可获最高不超过20万元,合伙经营的最高可获200万元的额度贷款。如果是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6.乡镇党建 53个村社公共服务站今年建成
“六大战役”还包括“乡镇党建战役”。仲恺区委常委、区党群办主任方小龙介绍,它主要包括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作风效能、乡镇“龙头”、基层治理和激励保障等六大工程共28个子项目。
据了解,从2014年起,仲恺在部分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站。此前,村一级的公共服务业务分散在不同的办公室,且多位于村部办公楼的楼上,村民办事要跑上跑下,还要挨个敲门询问,新建的公共服务站则把这些服务统一到一楼的开放式办公场所来办理。
笔者在沥林泮沥村、陈江曙光社区和惠环西坑村,都看到了这样的公共服务站。面积约为数十平方米,进门是一个无玻璃柜台,台上放着各种办理业务的材料。有工作人员值班,可以集中办理户口迁移、小孩入户、宅基地报建、低保和五保户申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生等业务。
方小龙介绍,在该区53个村和社区中,已有42个建成了公共服务站。剩下的11个正在建设中。接下来将对这53个公共服务站的门牌等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并委托广告公司对门面外观统一设计和安装。为此,该区今年安排了800万元专项经费。
除了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建设也在推进。目前,区一级中心和镇一级中心已实现互联网联通和全区政务内网联接,并对村和社区公共服务站的网络建设进行了初步的勘查,正在整理详细的方案,预计10月底之前可使用。
今年4月,该区率先在全市对村社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取消了20项没有明确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的证明服务,为基层和群众减负。接下来,该区计划探索启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推进“5+3+2”专项治理。抓好历史拖欠留用地问题、农村土地“三乱”问题、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
“四区合一”指哪四区?
惠州仲恺高新区:于1992年成立,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惠州西南,靠近深圳和东莞。实际开发面积约32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云计算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该区在惠州的区域位于仲恺核心区,约8.8平方公里,可享受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
中韩(惠州)产业园:是中韩两国确定共同建设的4个园区之一(中方3个,韩方1个),位于仲恺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目前仲恺的开发面积。
潼湖生态智慧区:为省级战略平台,位于仲恺区西部,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目标是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实践区、珠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和惠州智慧城市引领区。(●撰文:刘光明宝 摄影:梁维春)
上一篇: 不要把油耗标准与零排放汽车政策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