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是环保事业的供给侧,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工艺、装备、工程、服务支撑。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将节能环保产业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将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列入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重点培育。
近年来,全省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5年全省环保产业从业单位947个,从业人员16万人,实现产值635亿元。
工业废水中锂离子分离难,长期困扰着位于射洪工业园区的天齐锂业有限公司。7月27日,成都美富特膜科技有限公司为天齐锂业量身定制的锂离子回收实验传出喜讯:通过SUPERRO膜技术能分离出废水中92%的锂离子,不仅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回收的锂离子还有望每年节约800万元物料费用。
国家环保政策释放重大利好,该省环境治理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态势。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抢滩四川环保市场的国内外企业正在激烈角逐,川内一批创新型企业在水、气、声、渣等治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但“四川项目投标资质门槛高”“川企难中标”等瓶颈限制着他们长足发展。省环保厅回应说,该省将多方创造条件,帮助省内环保企业在四川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力争使四川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爆发。
1、发展规模
2015年四川环保产业从业单位947个、从业人员16万人、实现产值635亿元
2、节能装备领域
截至2015年底,四川制造的高效燃煤锅炉等优势特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
3、环保装备领域
截至2015年底,四川制造的脱硫脱硝成套设备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
4、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领域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新技术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5、科研及技术创新能力
已建成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
机遇:凭新技术“打天下”20余个川企走出国门
美富特专注于高难度工业废水治理,始于2004年沱江污染事件。公司副董事长马立安7月26日向记者提起自家膜技术时,自信地称之为“独门暗器”。2012年,美富特公司买断德国MFT特种膜技术中国区全部知识产权并进行了优化升级,使这项原本只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制药、电镀、印染等工业废水治理领域。
像美富特一样,该省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拥有了新技术。记者调查获悉,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超磁分离技术,在全国各地开展黑臭水体截污净化,每天污水处理量已超40万立方米;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凭技术实力,主持和参与了全国内燃机排放7项行业标准制定;四川正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噪声控制技术在美国中标……
省环保厅科技标准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该省环保产业在产业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与江苏、广东等省仍有较大差距,但在膜材料、声屏障、城镇黑臭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发电、环保监测仪器制造、烟气脱硫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截至2015年底,全省20多个环保企业的40多个项目在国外中标。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2015年—2020年,该省将优先发展四川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环境保护催化剂、膜材料、声屏障、烟气脱硫脱硝成套装置等8大领域的环保装备产品制造业,重点建设成都金堂、自贡板仓、绵阳游仙、广安武胜等4大环保产业园区及成都锦江现代环境服务业园区,重点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骨干企业创新发展。
竞争:环保政策利好多国内外企业争相抢滩
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出台,2015年新环保法、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垂直管理等措施推出,标志着环境保护将以环境质量和治理效果为核心。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岳东认为,一系列政策趋向或使该省环保产业迎来爆发性增长。
李岳东分析说,该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14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仅571万吨/日,远低于当年江苏省1500万吨/日和广东省2200万吨/日的处理能力。全省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需要,尤其在农村,已建和在建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仅占全省乡镇总数的16%。据省内有关专家测算,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要达到地表水三类水标准,至少要投入2000亿元;大气污染防治第一阶段要实现PM2.5年平均浓度目标35微克/立方米,还需投入4000亿元。
生活污染在面源污染治理投入主要靠政府,可政府拿不出那么多钱怎么办?李岳东说,这就要大力推进第三方治理,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公共服务,鼓励地方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环境诉求与财政资金不足的矛盾。
6月2日,省环保厅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葛洲坝集团将投资500亿元以上治理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
最近,国内大企业如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神华集团、中车集团等也来川考察,意欲在环保方面进行投资。
社会资本投资该省环保产业,省内环保企业能分几杯羹?业内人士分析,许多污染治理项目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小型环保企业融资较困难,掌握“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是开拓市场的关键。
中博汇环保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凭借生物治理技术,正瞄准成都黑臭水体治理市场。据公司总经理巨峰分析,黑臭水体产生源于水生态平衡被打破,失去自净能力,需重建平衡的水生态系统。而如何恢复水生态平衡,中博汇的“调水”配方就是其核心技术。
成都市锦江区白鹭湾生态湿地一片1.8亩的水域曾视感浑浊,经中博汇调配生物种群,恢复了生态平衡,可欣赏到“清水游鱼”。6月30日,经锦江区环保局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确认,这片“生物治理试验池”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以上标准。
3月1日,该省成为全国第六个试点开征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费的省份,四川大气治理掀起新一轮竞争。之前,上市企业四川先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其优势产品大气监测设备,已撬动政府采购市场。在6月底省环保厅组织的VOCs治理培训中,四川先河销售总监陈丹开始与潜在客户接触。她告诉记者,该省VOCs排放收费与沿海城市差距较大,但随着环境监管趋严,超标企业不但要缴纳排污费,还面临关停,四川VOCs治理市场不容小觑。
瓶颈:项目招标门槛高川企“墙内开花墙外香”
随着一批创新型环保企业崛起,该省环保产业颇有起色。但记者调查发现,该省一些有核心技术的民营环保企业,在省内难出业绩。
美富特在外省打造出多个废水治理样板工程,在川内却未有业绩。“主要困难是四川招投标程序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要求太高,必须在四川有业绩,必须具备环境工程资质等。”副董事长马立安告诉记者,美富特引进、升级技术才3年,短期内很难积累省内业绩,没有业绩就不能投标。虽然中标企业可将部分业务分包给美富特,但马立安表示,这种“捡剩饭”的项目不算美富特的业绩,仍算发包企业业绩。“给我一张资质通行证,就能在四川解困。”马立安说。
巨峰同样因投标资质犯愁,目前,公司急切地想参与成都白鹭湾游客中心45亩水域治理项目,但公司2015年3月才成立,尚未取得环境工程资质,投标资格堪忧。
对此,巨峰很不甘心。他说,很多污染治理项目既有土建、管道建设、河道施工、流域治理等资金密集型工程,也有污水治理等技术密集型工程,一个大项目能否分解项目招投标,资金密集型工程由央企、国企来做,需要民营企业专利技术的环保项目让民营企业参与,以便发挥各方优势,共享环保产业蛋糕。在环保项目投标资质方面,巨峰认为应认可环保产业协会颁发的行业资质,理由是相比侧重土建的住建部门,环保产业协会更了解环保企业的技术情况。
四川环能德美反馈说,虽然公司资质齐备,其“基于磁絮凝磁分离技术的超高速水质净化系统及规模化应用”项目被评为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但很少能在四川中标,公司主要在外省发展业务,四川环保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
对此,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谢天强调,该省环境治理一定要采用先进技术,不管是央企、国企还是民企,项目招投标应以技术先进优先,“四川的产业项目招投标应积极支持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针对川企“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谢天建议在同等条件下,该省应优先使用本地环保装备产品和本地先进技术,让环保企业在本地发展壮大,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他还建议,该省增大环保专项资金额度,组织社会资金成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扶持环保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型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在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帮助环保产业园区和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同时,加强四川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引导市场积极选用四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