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储煤区连接着运煤码头,清洁车和洒水车来回工作,加上采购的中国最先进的电除尘器,能消除电站99.5%以上的粉尘。图为电站附属的运煤码头。本报记者 苑基荣摄
早晨起床后先到附近小商店买牛奶,然后打开电视机,边看新闻边用电磁炉煎鸡蛋,用烤箱烤面包,吃完早餐坐上去单位的班车。巴马妮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谁能想到,10年前巴马妮住的地方仅是斯里兰卡一个只有58户渔民的荒凉小渔村,除了打鱼,村民们没有别的营生。村里没有道路和公共设施,电更是奢侈品。让这里快速改变的是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它成为见证中斯友谊的一座新丰碑。
电价下降,打通经济发展瓶颈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以北130公里,坐落在该国西北部沿海的卡尔皮提亚半岛。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普特拉姆电站项目现场经理齐林介绍,该电站的业主是斯里兰卡锡兰电力公司,承建和技术输出方是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金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工期从2007年至2013年,分两期进行,总投资13.46亿美元。这是斯里兰卡目前建成运行的最大电站项目,也是最好的电站项目,每天净利润100万美元,截至目前已实现净利润9亿美元。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项目彻底打通了阻碍斯里兰卡经济发展的电力瓶颈,为该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斯里兰卡就开始规划该电站。1984年,瑞士一家公司开始就该电站建设进行论证,但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动工。普特拉姆燃煤电站负责人、斯里兰卡西南电力局副总经理尹达斯锐坦言,2007年斯里兰卡正经历内战,很多国家都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在斯里兰卡开展项目,但普特拉姆燃煤电站项目在中国的支持下启动了,“事实证明,电站为我们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并网发电前,斯里兰卡只有燃油、风力和水力三种发电形式。风力和水力发电受季节影响大,无法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燃油发电每度电成本最高约为40卢比。所以,那个时候当地几乎没有几家能用上电,即便能用上电,电费也贵得出奇,每月电费高达5000卢比(1美元约合149卢比),并且还经常停电。现在普特拉姆燃煤电站每度电仅为5.5卢比。在当地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为战后百废待兴的斯里兰卡节省了一笔巨额支出,百姓也受益匪浅。
2014年9月,中斯两国元首共同出席普特拉姆燃煤电站视频连线启用仪式,斯前总统拉贾帕克萨当场宣布,从当天起下调全国电价和油价。现在巴马妮一家用电量比原来多出两倍,每月电费仅3000卢比左右。“最重要的是,我们再也不为停电犯愁了”,巴马妮说。
修路通电,小渔村发生大变化
电站集控室里,集控室运行总工程师拉尼吉斯拿着斯里兰卡全国电力系统报告向本报记者展示:普特拉姆燃煤电站供电量占斯全国的50.08%,运行高峰期供电量能达到58%。
斯里兰卡电力和能源部前常务秘书费尔南多认为,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对缓解斯里兰卡电力供应不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不仅为斯里兰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而且为斯里兰卡培养了一批电力建设人才,为该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斯里兰卡电力和能源部前部长拉纳瓦卡则称,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平稳运营,为斯里兰卡电力稳定供应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斯大中型项目合作的典范。
如此大的燃煤电站运营,环保工作做在了前面。齐林指着电站的三个大烟囱对本报记者说:“很多人从烟囱里看不到烟,以为电站停止运行了,当地媒体还闹过这样的笑话。他们不知道,这正是我们采用世界级环保标准设计和运营的体现。”记者在电站里看到,储煤区连接着运煤码头,清洁车和洒水车来回工作。“整个烟气排放有一套完善的对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监测系统。通过设计,再加上我们采购的中国最先进的电除尘器,能做到电站99.5%以上的粉尘被搜集起来并储存到干灰库。”
记者在电站集控室里看到,1号和2号机组在斯里兰卡员工监控下正常运行。齐林说,根据合同,中国企业两年质保期已结束,目前一部分技术服务和维护仍在进行。中企正在培训当地员工,将技术传授给他们。该电站建设高峰期雇佣当地员工1000多人,现在电站运营为当地提供了600多个长期就业岗位,未来人数还可能增加。
中国企业的到来,让小渔村发生了大变化。这里修了路,通了电,渔民们搬进了政府盖的新房子里,每家还发了新渔船。商店和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电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实惠,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正因为该电站如此给力,斯里兰卡政府将电站印在了100卢比的纸币上,以显示其重要性。
上一篇: 湖南炎陵县金紫仙风电项目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