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的脚步渐近。回顾过去的一年,2017年,煤炭市场在供给侧改革的红利下,华丽转身,大部分煤炭企业盈利增加,行业整体好转。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46836.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53.9亿元,同比增长29.4%。
2017,化解煤电产能过剩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6-2017年这两年内煤炭去产能超过5亿吨,提前完成煤炭去产能五年任务三年“大头落地”的目标,其中,2017年煤炭去产能目标是1.5亿吨以上,到10月份已经超额完成。煤炭市场严重过剩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煤炭有效供给质量大幅提高,去产能工作进入保供应的新阶段。
根据统计,2017年预计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完成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煤电调控目标,其中,煤电装机新增3900万千瓦左右,比2016年减少约400万千瓦,煤电建设投资同比下降25%,煤电建设速度和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2017,煤价上涨模式频现
受益于煤炭去产能,2017年“煤超疯”再度上演,利润也让“煤贩子”重出江湖,囤煤炒作煤价,助推煤价上扬。
2017年春节过后,煤价在经历了短暂低迷之后,由于受到煤矿安全检查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煤价开始呈现上涨的趋势。直到4月初,随着供暖期结束,煤价开始拐头向下,但是这种局面仅维持了两个月,进入6月份,开始“迎峰度夏”的开始,煤价又开启上涨模式。随后,按照惯例,9月份本是煤炭消费淡季,但煤炭市场却再次上演疯狂,9月18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达到每吨692元,创下年内新高。进入10月份,煤价趋于稳定。但由于11月份进入了供暖季,煤炭消费大幅增加,煤价又迎来了新一轮反弹。截至12月12日,5500动力煤现货指数全年平均为634元/吨,较去年平均478元/吨上涨32.6%。近年底,由于处于供暖旺季,且煤炭库存制度将于明年年初实施,不少电企都有补库存的需求,这导致煤炭再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四季度煤价仍旧维持在高位,煤企全年的业绩也值得期待。
2017,煤电重组有了新突破
2017年8月底,中国神华和国电电力双双停牌,引发了“中国神电”的预期。到11月底,只用了三个月,神华和国电宣布重组合并成国家能源集团,这个巨无霸的诞生改写了煤电行业格局,赚足了市场的眼球。据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神华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总资产有望超过1.8万亿元,拥有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火力发电生产、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和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
随着煤炭市场的回暖,煤电矛盾愈发尖锐,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示范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迎来高潮,煤电联营也被认为是缓解煤电矛盾的有效举措。
2018年展望
煤炭去产能基调不变
目前,煤炭行业相对落后产能仍然较多,结构性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2018年,煤炭行业主基调仍旧是去产能,“去杠杆”和处置“僵尸企业”将成为煤炭去产能重中之重。
煤炭政策影响继续发效
继续鼓励煤炭中长期合同的签订,中长期合同比率将继续增加。
2018年1月1日开始,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正式实施,煤炭进口方针等政策将继续影响煤市。
煤电重组序幕打开重组热潮来临
经过两年的煤炭去产能,除主产区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外,其它地区小而散的煤矿也有不少,煤炭行业内部和上下游企业的兼并重组需要进一步推进。神华国电的重组拉开了煤电重组的序幕,在“十三五”后期,一批煤企巨无霸或煤电巨无霸有望诞生。
煤炭价格波动有望缓解
2018年,煤市仍是以去产能、保障供应、稳定价格三方面为核心。
供应方面看,相关部门将继续采取多种措施来稳定供应,从加快释放先进产能到大力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的签订,从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再到直购直销减少中间环节,煤炭供应得到保障,原煤产量有望继续增加。
需求方面看,2018年~2020年之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缓中回暖。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同时受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运输方面看,多港口限汽运煤,运输方式转向火运后,造成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又因煤炭生产更加集中,铁路运输将向山西、陕西、内蒙三地铁路局集中。铁路运力将处在局部宽松、整体偏紧的格局。
价格方面,总体来看,进入新的一年,煤炭去产能也将进入新阶段,国家有关部门仍将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煤炭市场,预计2018年市场煤价总体有望维持相对高位水平,煤价波动将继续缩小。
上一篇: 新疆铁路签订2018年煤炭运输合作协议运输量达9100万吨
下一篇: 明年油价有再次走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