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初显。但与城市相比,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仍存在不少问题,推动起来难度不小。
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高。将生活垃圾从原来的随意混放改为分类投放,仍有不少村民不能马上完全适应,还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少村民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好处,甚至认为垃圾分类是形式主义。对于村里的负责人来说,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教育工作耗时费力还不讨好,也不愿意去做,也是导致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的一大因素。
农村垃圾分类配套措施存在不足。垃圾分类处置的表述过于繁杂,以及垃圾分类标准的不统一,致使村民难于理解。不少地方配置给农户的垃圾桶实用性不高,外表虽然比较漂亮,但大多数容积太小,不太符合农村的特点,容易造成新的混放或乱丢乱堆现象。由于没有奖惩措施,农户也缺少垃圾分类的动力。
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目前,大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流程为农户将垃圾分类后储存在不同的垃圾桶内,由保洁员收集后集中在垃圾箱房内分类存放,再由乡镇环卫车运输至指定的处理站集中处理。但据了解,目前农村不少乡镇因专用的垃圾分类处理站尚未投入使用,镇环卫车将村民分类后的垃圾仍然混装后运出,造成垃圾分类工作在“最后一公里”关头前功尽弃,影响了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和可利用垃圾回收力度。与城市相比,农村房屋相对比较分散,更需要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宣传垃圾分类。在具体实践中,要以简便易行的方式推广老百姓记得住、上手快、用得好的办法,推动村民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垃圾分类和有序堆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增加可利用垃圾回收站和回收箱数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是针对农村垃圾特点进行分类回收。农村是个生物质循环的大场所,硬柴秸秆可以当燃料,烂水果下脚料可以沤肥还田,人畜粪便和灶灰扬尘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建设沼气池,把这类生物质垃圾发酵处理,变成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工业品废弃物主要通过回收利用来解决。其实农村金属废弃物很少,更多的是废旧电池、废旧塑料、饮料瓶等,建议政府对这种低利润废旧物回收者进行适当补贴,提高他们回收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工作。可通过组织定期督查、动态抽查、上门考查等活动,促使村民遵守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自觉自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把垃圾分类列入镇村干部的工作考核,真正做到有人干、有人抓、有人管,杜绝虎头蛇尾“一阵风”现象的发生。及时总结推广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积极开展评比表彰等推进活动,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农村生活垃圾从随意混放到分类储存,客观地说,在时间和精力上增加了农户的负担,建议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对生活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建议将垃圾分类工作同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分类工作作为评比星级户的重要标准,激励农户从被动应付转化为自觉行动。
上一篇: 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投资机遇何在
下一篇: 储能材料镍金属或在五年内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