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广为人知的素描,出自文艺复兴时期巨擘达·芬奇之手,名为《维特鲁威人》。比较耐人寻味的是,维特鲁威(Vitruvii)这个名字,取自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大师维特鲁威之名。公元前1世纪,即距今2100多年前,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书》中描述过一个“火”字形人体的比例结构,它在字里行间中盛赞人体比例结构和黄金分割的伟大。在时隔1500年后,达芬奇在1487年才重现了这个比例结构。不得不感慨,人类对美的认知不仅横跨地域,也穿越时空。连“穿越剧”都不敢想的剧情,就在两位大师之间通过一本建筑巨作联通了。
人类对美的追逐,造就了艺术。
但是人类最原始的狩猎本性,对更快、更强的追逐,造就了现代文明的速度机械——汽车。
1886年Benz Patent Motor Car
但汽车诞生百年多来,也并非生而就“美”。这辆卡尔·本茨发明的人类第一辆汽车,用现在的审美来看,更应该用“质朴”来形容。除了复古爱好者的“情怀”外,基本上不存在“设计感”。
1934年劳斯莱斯jonckheere
而在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后的五十个年头,第一代幻影coupe则在汽车设计中完美诠释了美与机械的结合,女神立标,大溜背设计,优美而又富有力量的轮毂线条,真正走在了世界前沿,这个设计,说他是2020年国际车展的概念车也丝毫不为过。
特斯拉CyberTruck
当然,后工业时代也出现过一些另类,比如特斯拉CyberTruck,外形硬核程度堪比诺基亚。这个工业设计到底是“偷懒”还是“科幻”,我看可能要等待后人评述了。不过肯定的是,靠做设计为生的人,都要哭晕在厕所了,自己几十年设计生涯,真的是白学了。
菲斯塔纯电动
设计是个很玄幻的东西,但也是很科学的东西。例如著名帕特农神庙的黄金分割0.618的比例更显庄重,奈良法隆寺的白银分割0.1414更显柔美。而在工业设计上,汽车设计界泰斗,家族概念的创始人,瓦尔特·德·席瓦尔说过,轮毂高度达到车身高度的一半,就是动感和优雅的黄金比例,这一比例也成为了后来很多设计师的重要参考。
如果你只注重实用性,像这种家用车基本上在“美”的角度上,就是放弃治疗了。
迈巴赫
对于汽车在设计上,其实还有很多规律可寻,比如说轴距和轮毂的比例,也代表着这辆车是何许人也。从一般的认知来看,比例越大,显得越修长;比例越短,越显灵活。当然,超长的比例则会显得很土豪。
现代i20拉力赛车
在拉力赛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征战在WRC赛场上的小钢炮的轮毂比例,让这种车型更具运动型。
菲斯塔纯电动
拿目前市面上关注度较高的菲斯塔纯电动来说,在设计上选择了三个轮毂的经典比例,极为严谨的设计语言不失为兼顾运动与优雅的选项,就如我们看到的,韩国的男团、女团,兼具内在的气质,也有外在的活力。
奥迪第二代A6(C5)
还有一个非常影响姿态的比例就是前后悬的比例。比如上图,上个世纪末期,在中国市场的第二代奥迪A6就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公务车的首选,稳重的形象直至今日也非常深入人心。再比如下面的图片,就能很形象的看出,短前悬所迸发的速度感,给予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前后均等的比例则更显四平八稳。
短前悬VS长前悬 猎豹显然更具有速度感,河马的力量感更胜
我们再次拿菲斯塔纯电动为例来看,前短后长的比例,看起来更具速度感。
菲斯塔纯电动
对于汽车设计来说,比例是骨架,线条则是表达。对于一辆车来说,侧面的特征线条代表着一辆车的性格。
克莱斯勒300C与劳斯莱斯
举个例子,上一代克莱斯勒300C就是一个“平民版”劳斯莱斯,完全平行的窗线,腰线和裙线,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不懂汽车设计,也会觉得它越看越像劳斯莱斯。
菲斯塔纯电动
而当今汽车设计,线条的运用很重要,其中,腰线更是在视觉重心之上,通常从前大灯组,前轮拱引出,一直延伸至后大灯组,后轮拱,形成了侧面特征的重要刻画元素。活泼的侧面腰线,带来了极具运动感的侧面线条。上扬的腰线具有张力,而俯冲的腰线更具冲击力。
在很多跑车上,经常会选择两段式或者三段式腰线,来表达更加复杂的设计语言。像菲斯塔纯电动这种C柱断开的腰线设计,从轮毂前侧向上延伸的肌肉线条,是不是更像猫科动物粗壮的后腿肌肉,暗示着一种蓄势待发的速度感?
菲斯塔纯电动
而在菲斯塔纯电动的身上我们也发现了诸多细节,比如从前机盖延伸出来的线条,将车灯,机盖边缘,前段腰线融为一体。
尤其是从鲨鱼式前脸延伸出的窗线,已经不能纯粹靠侧视图来展现,通过正侧45度的视图,可以看出,窗线从C柱一直蔓延到前牌照,这条侧面特征线无疑是现代汽车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这种最新设计语言的表达。同时,这也带来了菲斯塔纯电动0.27的超低风阻系数,让能耗进一步降低。
在现代汽车Le Fil Rouge概念车上也能看到窗线的延伸
而后半部分的腰线和隆起的小“鸭尾”完美融入在了一起。当气流通过优美的弧线划过尾翼的时候,也形成了下压力,稳定了驾驶感。
菲斯塔纯电动
当然,在菲斯塔纯电动身上最具议论性的还是它那标志性的大溜背设计,这种大尺度的设计,必定带来实用性的牺牲,iPhone X的“刘海”屏同样争议很大,但最后还是赢了市场,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跟风上马这种设计。但是个性就意味着告别平庸,就像庄重和活泼,灵活和修长,力量和优雅,成年人懂得,总要有选择。而当我们再回看文章一开始就提到的第一代幻影coupe,那夸张的大溜背,是不是有一种时代在不断轮回的宿命感?
其实话说回来,“没有个性”也是有代价的。人活在世,没体验过“川普式”的黄金大宅,但能开上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带上爱的人,哪怕博得路人一两次的眼光,我觉得,也足够了。
下一篇: 中国石化又一熔喷布装置在仪化建成投产